爱情作为人与人之间强烈的依恋、亲近,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它通常是情与欲的对照,情是发自内心的冲动和渴望,欲可以理解成性。
在爱情里,多少痴情儿女最后成了注脚,而少数成为了可悲的永恒。《化蝶》的理想主义自不必多说,光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缠绵悱恻,就让多少“情河泳者”感同身受。
爱情这东西,时间很关键。认识得太早或太晚,都不行。 —《2046》
其实对《2046》这样的文艺扫黄打非电影,并没有多少好感,但这句话正中下怀。
王菲把戏里的情节搬到了戏外,成就了她的“艺术人生”。但对于普通人的你,面对“石子抛入镜湖”般的心中所爱,多少也会有类似的慨叹。一句“我结婚早了”的玩笑话,成了戏谑里的情感宣泄。“家花没有野花香”,可不可以理解成,你在最初的选择里搁了点盲目?
我的第一段恋情告诉我,爱情这东西,时间真的很重要。
“最萌身高差”,“男绅女神”,同样富有艺术细胞,同样做什么都不知疲倦,爱的活来死去,但最终输给了错误的时间。
毕业不久,忙碌奔波于事业的我,很难抽出足够的精力照顾她。开始她是理解的,但一次外派任务彻底扯断了我俩之间的红线,那次的分离是一年。并没有哭闹和责怪,更多的是淡然和理解。
倘若我们事业稳定,经营好一个小家,多少能够轻松写意。但不是富二代、官二代的两人,注定要把工作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为的是给爱情一片宽松的土壤,可是却忽视了相处的时机。
可能你觉得不够爱,但爱情从来就没有尺子,也没有刻度啊!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只是突然在那一刻很想念她。——《开往春天的地铁》
这句话定出自男人之口。大抵是,分手后的男女,对待情感的轨迹不同。
分手后,女人的情感曲线就像一个抛物线,从最高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削弱,直到一个极小值,若隐若现。男人的就像电池亏电的钟表,时有时无,逐渐减小,而触发每一次情感波动的,是一首歌,也可能是一个场景,还可能是不知为什么,只是那一刻很想念她。
自从我们分手后,再也没有见过她。虽然在工作里忘乎所以,可内心的悸动不会骗人。世贸天阶的天花屏,龙潭公园的长椅,电影院的五排中间座,南锣鼓巷的小店,最挠人的是单位门口那家麦当劳。那情感类似滴泉,噗通、噗通、噗通......
我这一辈子不知道还会喜欢多少个女人,不到最后我也不知道会喜欢哪一个。—《阿飞正传》
在爱的面前,男人有时是畏惧的,这畏惧就在于他当下所爱是不是今生所爱,而女人通常没有这样的烦恼。
才情、本事越大的男人,越会被这种念头所困扰,所以成功男士总是逃避婚姻的,只有当女友不断催促的情况下,甚至造成冷战等不良后果,他才会慎重考虑,并最后不得不做出有些“痛苦”的抉择。
美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分析,利用的强大的数学公式,涵盖了很多数学原理和思维,最后得出结论是:第三个你爱的人是你结婚的对象。
且不说数学不数学的,毕竟采集样本是人。第三个是结婚的对象的结论,是不是间接也应证阿飞的想法呢?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大部分人都有过不同的恋爱经历,但平均来讲也是第三个,我身边的基本是这样的。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神雕侠侣》
这句话充满了幽怨,也道出了爱情的真相。醉心、膜拜、敬佩于这句话的,基本都是不会爱的。
因为会爱,懂爱的,对这样的话是平淡的,因为他们就是这样做的。
一次和大学同学聊起来,他有个合作伙伴从农村出来,高中毕业后打工供女朋友上大学,小姨子上大学,他敬佩不已。他说敬佩源于对自己的不确信,因为同样的情况,他可能不会这样做。现在那个人合家欢乐,事业稳定,爱情的结晶也有了。这故事虽不至生死相许,但相濡以沫也足以让人钦慕了。
北京市2015年统计28岁以上剩女80万,剩男......
上海市2015年统计........
物质社会让人们普遍失去了爱的能力,独生子女让人们成了自己生活的独享者。
一方面随着教育的提升,更多的人愿意选择灵魂伴侣,但前提还是迈不过物质这道坎。另一方面,社会快速的节奏,让人们对爱不知所措,正逐渐丧失爱的能力。
可能有人会想,爱还需要能力么?连打字都是需要能力的,何况是爱?只是大部分的人不曾注意罢了。
电影终究是虚构成分更多,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为什么不能主动出击,经营维护好自己的爱情呢?
看重物质的,物质没了,爱就淡了。看重长相的,长相没了,爱就浅了。看重自己的,时间久了,爱就没了。看重相处的,相处久了,爱才会越来越浓。看重人品的,经历事情多了,爱也会越来越厚重。
不要管别人,所谓闺蜜的“警句良言”,父母的“面包原则”,多想想自己看重什么,再坐下来谈谈情说说爱。
人的一生就像一片“自留地”,无爱的一生何其荒凉。
春天到啦!别想那些个没用的!抓紧谈恋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