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教会,褪去宗教的外衣,也是可以堪称一个小型的慈善帮扶中心,每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免费的福利,诸如语言课程,职业技能培训,各种艺术workshop。
临近大学的教会帮助中心的幼儿园就是我最近常去晃悠的地方,给3岁和3岁以下的孩子免费提供一个可以自由玩耍的地方,仿佛就是一个小型的幼儿园。对比其他私立幼儿园,这里更宽敞,自由。每周五,休息大厅会被各种玩具所包围,组织者也会精心把玩具分成若干区域,厨房主题,运输工具,识字绘画区域,也提供免费的餐食。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看似简单的玩耍,其实是他们探索世界的重要步骤。有的人说孩子的天性是基因决定的,女生和男生在玩具中的探索模式也是带有性别的符号。有这样一个爸爸,因为不想要限定孩子的性别选择,给自己的女儿买了小汽车,儿子买了洋娃娃,却发现儿子拿着洋娃娃当锤子使,女儿呢,则是把小汽车当成了自己的知心姐妹,对着它百般呵护。
当然,这里也有很多很有趣的现象,可以看出家长和孩子的教育模式和相处模式。来这里的大部分都是当地的华人妈妈,有的是短时间访问学者,有的是陪老公在英国读博,有的是和当地英国人组建了家庭,当然也有本地的来自马来西亚和非洲的移民妈妈们。虽然背景文化不同,但是有一些情况,相信每个妈妈都会遇到的。像是,抢玩具。
每次孩子们来到教会,都会瞪大双眼,四处环顾,然后选定一个区域便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世界当中。他们大都自己玩耍很少和同龄的孩子们进行交流互动,因为大部分的孩子都还不会说话,刚刚进入语言发展时期,他们唯一能够和其他孩子产生链接的地方,就是,抢玩具。这个也是家长,最头疼的地方。这个时候,家长就会出面解决:快,跟弟弟,说对不起。这个时候,其实家长是在以社会的价值观去衡量孩子的行为,中国的文化提倡和谐与共享,所以玩具自然也是大家一起玩。可是,有学家表示人都是感性多于理性的,我们很多的行为形成都是以结果为导向。也就是说,孩子会根据他行为的结果形成相应的反应:这个时候孩子并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在下一次发生冲突的时候,脑袋里就会把“对不起”跟这样的行为联系。这个就像是一个粘合剂把两个没有语言链接的孩子联系到一起。
有一个小男生,宁宁,他的妈妈是访问学者,平时太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孩子平时都是由奶奶在照顾,孩子很是依赖奶奶,以至于去幼儿园也非要奶奶陪着,寸步不离。他很喜欢小汽车,每次来教堂,都一个人玩着小汽车,这个时候邻居家的熊孩子,跳跳,一把抢了宁宁的小汽车,接着就是一段号啕大哭,试图抢回,姥姥这个时候就会说了:宁宁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玩其他的玩具好不好?玩具是大家的,要一起玩。他转而寻找其他玩具,骑上了一辆小车,但是却耷拉着头,仿佛犯了什么大错。嘴里不停的说,我又犯错了,要面壁思过。而且警觉地看护着他这次选中的小车,生怕被别人抢走。这个孩子就是典型的“回避性”反应,宁宁在强玩具的过程可以说是他自己在探索自我的一个过程,可是这个时候,奶奶,打断了这种反应,他可能会分不清别人和自我的界限,那么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也许会选择回避。
当然,犯事孩子,跳跳的妈妈,也会出面干涉:那个是弟弟的玩具,你这样抢别人的玩具是不对的。可是跳跳似乎是没有听懂的样子,继续自顾自的玩起来。跳跳的行为,不是因为妈妈没教好,是因为他还没有分清楚自己和他人的差异。玩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孩子依恋的衍射,孩子在1岁半之前的状态都是与母亲共生体,此时的幼儿依赖父母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一岁半之后才慢慢尝试着与母亲脱离,尝试着爬,走路,第一次用身体探索,说话,第一次表达自己,从而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但是如果在孩子应该体验与母亲共生关系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怀或是受到母亲的忽视,他在这个阶段就会出现共生性残留,也会衍射到孩子的抢玩具行为上。也就是说,他还处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会本能的把共生时期对妈妈的控制和玩具的控制相联系,不明白这个玩具别人也需要。他还分不清什么是“别人”。根据佛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超我,自我的理论,跳跳此时还停留在本我的阶段,也就是本能他没有意识到这个是应该还是不应该,他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自我,超我,在他的世界里,就会觉得这是我的,我要。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出面干涉,拿开玩具,孩子就会哭闹,原因就是因为家长的行为让他的本能受挫。而跳跳的妈妈,既尴尬又无奈:为什么跳跳听不懂我的话呢?孩子这么霸道,别人会认为是我没教好。这个时候妈妈把孩子的行为与自身表现直接关联,而不是独立看待孩子的认知能力有没有达到一定的状态。
此时的孩子还不足矣建立一个完善的自我去处理这样一个事情,所以他需要依赖别人或者父母的反应对这种情形进行处理分析。如果在这个时候,父母在自顾自的做自己的事情,而忽视了孩子的反应,那就在后来的情况宝宝就会保持现在的状态,继续抢他人的玩具。那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抢玩具孩子的父母,你就可以对孩子说:这个是弟弟,你喜欢弟弟,所以你也喜欢弟弟的玩具是吗?把这种行为巧妙的与他人的喜欢相联系,那被抢的孩子的父母,要帮助孩子勇敢的表达自己,你就可以说:我喜欢和你玩,但是我不喜欢你抢我的玩具。我也想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