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象过,自己六十岁的生活是怎样的?
含饴弄孙?安然闲适?或者傍晚的时候和三五好友一起跳跳广场舞健身?
冯嘉生老人告诉我们,他的六十岁,还常常一身是泥,“玩”得不亦乐乎。因为他有一门放不下的“黑手艺”。
在联系拍摄黑陶以前,我们把目光放在了色泽和器形上,希望展示一种不同的陶瓷工艺。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已经拍摄了龙泉青瓷,越窑青瓷,银白瓷,大漈窑,婺州窑…不同的陶瓷作品都展现出自己不同的风韵和魅力。
但在与冯嘉生先生的儿子取得联系后,我们推翻了原先的想法,他们的黑陶作品不能仅从工艺去定义。
▷冯嘉生接触到黑陶是源于父亲。
父亲对于石刻有着浓厚的兴趣。当时还在做医生的许民农先生因为石刻和冯嘉生的父亲成为了好友。
但当时的年代,专门买石头来刻成本太高,他们就把目光瞄准了曾经在嘉兴地区兴盛一时的黑陶,想着以这样古朴的颜色做出的石刻一定别有风味。故而,开始尝试烧制黑陶。
▷没有前人的经验,黑陶究竟该怎么做呢?
黑陶之所以有如此色泽,主要是因为渗碳。需要将陶坯先在窑里烧至八九百度,再到六百度左右实现渗碳,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当时的他们只有一个煤球炉,温度首先就很难达到。想了很多办法也经过了反复的尝试,终于是将印章包上锡纸,内衬油纸才实现了第一个成功的黑陶作品。
但小小的煤球炉,烧个印章可以,想要烧个茶壶之类的大件,就是天方夜谭了。
于是,造窑。
“打个窑,但是没有地方,街上没有地方。那么我们住在三层楼上面,用铁管竖起来,怕它的分量吃不消,打一个窑大概是80公分,先放这么一个窑。那么大家试验试验一直到现在。”
这次拍摄我们看到的窑,是冯嘉生父子去年刚在乡下造好的新窑。但在当时,三层楼上的小窑是冯嘉生待的最多的地方。当时的他正三十出头,一做就是三十多年时间。
当我们问冯嘉生先生他这些年的成果时,他告诉我们,他这三十年,没有停止过尝试。
从只做印章等小物件,到做茶壶,冯嘉生就遇到了难题。茶壶只见过,但要做成型却是困难重重。
“你又不知道茶壶怎么做,用纸浆,我想纸浆打碎了以后做里面的内胆,然后外面的泥可以糊上去,我想就算拿不出来,烧起来的时候也就烧掉了。后来弄起来总归不是办法,后来到宜兴去看,他们怎么的做法,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当时年近半百的冯嘉生,就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情,不断投入在黑陶的探索中。
他告诉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也要求了黑陶作品需要从观赏性向实用性的转化,这是他现阶段或许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方向。
他想着什么时候,黑陶能做到像紫砂一样那种严丝合缝的工艺,那或许就是成功的时候。
别人都开始享受人生的六十岁,恰恰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他已经记不起对黑陶实用性的研究已经失败过多少次,到现在也不算是成功,但宝塔已经造好,就差塔尖的时候,他说什么也会继续坚持走下去。
“一个人要成功一件事情要把它当一件事情来做,一定要成功它。像别人那种科学家能够成功,总归要坚持、实践,终究能够成功的,已经不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