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皇妈一起学育儿!教育路上你不孤单。
前天入了本《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书里描述孩子有可能患有对立违抗性障碍,被诊断为对立违抗性障碍孩子有3个方面的行为表现:1.易怒/易激怒的情绪 2.争辩/叛逆的行为 3.怀恨在心。看到这些时我被深深的震惊了。因为儿童和青少年只有长期不被认可、不被关注、不被尊重、被批评、被挑剔、被专制的环境中,孩子患有对立违抗性障碍机率就会很高。
处于一年级的孩子,从幼儿园踏入学校生活,幼儿园轻松愉快的生活还未尽兴,面对小学生活的节奏,有些精神上的不适从。为了把字写的工整,擦了一遍又一遍;为了能早上多睡一会儿不肯起床;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上课努力听讲等等,这些行为有的被家长误以为磨蹭、偷懒,有的被家长认为这是你应该做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到了下半学期,一百分少了,偶尔八十多分也会有了,家长开始关注各种补习班。甚至有的家长拿出自己的本事,不光给孩子整理出重点易错内容,还帮助孩子复习,考的不好一顿批评指责把责任统统归在孩子身上,“都给你复习成这样了,怎么成绩还是老样子,你对得起我那么辛苦嘛!”完完全全和孩子形成敌对面。
人性的弱点都是喜欢快乐,逃避痛苦。一年级的孩子不像成人般理智,学习过程中如果一直遭受家长的批评、指责和命令,甚至打骂,本该是如此美妙的事情也会变得厌恶乏味。
怎样让孩子发现学习的美好呢?这就需要家长们发挥聪明才智,多去理解、鼓励和肯定孩子,多些良性沟通,少些“大人般”的说话语气;多些宽容和体谅,多些一起进步,这样他会觉得学习是件美好的事情,而不是逼迫式学习。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挨打受骂,虽然他本人就是家庭暴力教育的受害者,可他长大后多半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同样顾及不到孩子的感受。不是他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不会爱,缺少爱的能力。常听人们说:我脾气不好,遗传了父母的脾气。仿佛这“脾气”是娘胎里带来的。事实上“脾气”不是来自血脉的生物遗传,是来自生活体验的心理传递。
孩子的未来是美好的,培养其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需要家长们不断的完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