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读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之后,一方面源于春节期间拜年的传统占据了大多数时间,另一方面就是在两个小家伙旺盛精力的摧残下几乎没有过多的精力再安静坐下来看一本书,终究还是自己太懒了。
下午好不容易两个小家伙睡着了,站在前两天整理好的书柜前一排排看(我本人更偏向于纸质书籍的阅读,很喜欢书页在指尖翻过的触感,以至于家里的图书堆满了各个角角落落,现在每次在买书,都只能偷摸藏好再往家里藏,于是越堆越多),想找出一本能够让自己读的下去的书,或者说是故事,相对于论述性的文章,我可能跟偏向于故事性的书籍,因为有故事情节,总归是能跟吸引注意力的。
在众多的选择中,发现一本《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很多年前已经躺在我的书架上了,但似乎没有完整看完过,于是取出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目录。
有一天和一个姐姐在聊天,提到说她一点都不喜欢看书,一是不是道看什么书,二是看了也没什么用,对她的工作和生活也没什么帮助。听完她的话,当时的我也是一愣,乍听确实是很有道理,也只能说她看的通透,一针见血。
确实,阅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将一本书籍比作我们的上学生涯,从小学读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这个过程漫长和艰辛,上过学的我们都很清楚。有的人上小学到初中就坚持不下去跟不上节奏了,有的人初中毕业就结束了读书生涯,有的人则是坚持到了高中/大学……因为随着阅读内容的深入,书籍的内容对他们没有了吸引力,或者是读到一般被外力打乱了,,再加上没有更好的“阅读”技巧的指导和引导,最终选择了合起书籍丢到了书柜的角落。想读完一本书或者读了某一个章节马上就能看到效果,那估计只有教材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学习完一本教材就考试,分数肯定是和没学之前只有差距的。
阅读也是一个枯燥的过程。阅读的趣味性,很多时候都取决于阅读的内容,也就是书籍的类型,尤其是一些偏理论性、论述性的文章,其内容的枯燥往往会让人望而却步。阅读的枯燥需要我们能够坐的下来,静得下心,而且不被外界打扰,阅读的过程中,一旦有了其他的干预,可能就会被打断,以至于把前面看了内容就又忘记了。
现在很多人喜欢看网络小说,包括我自己,偶尔也会用来打发一些无聊的时间,这些小说精准地抓住了人们的兴奋点,每一个章节都能刺激到读者,即使暂时的中断,再次打开的时候,都能够很快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以至于停不下来,最后为内容付费。但是通本读完之后,又发现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类似的情节内容网上一刷就大片,看完了,又似乎什么都没看,因为能够回想起来的情节,似乎其他的小说里面也一样。
阅读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阅读越主动,阅读的效果就会越越好。同一本书,这个读者比另一个读者更主动一些,他在阅读世界里面的探索能力就会越强,收获就会更多,因而也更高明一些。就比如说拿到一本书,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就是要读完这本书。这时的你没有外界的干扰,没有考试的压迫,只是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眼前的字句,慢慢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阅读过程的一种脑力突破,是对我们既有理解力的挑战,越主动,这种冲突就会越明显,从书中所能汲取的价值也就越多。
如果我们读书,只是为了增加娱乐的趣味,那和阅读网络小说没多少区别,也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做到的事够实现,打开手机轻松一点,各种内容和咨询都能扑面而来,这样的阅读没有规则也不需要方法,只要想阅读,随手就能找一份读物来消遣。
如果我们读一本书,在消遣的同时,还希望能够帮助自己提升理解力,想要从书中获得启发,那我们的阅读就有了目标,也就是如何通过阅读提升我们理解力。但是,要达到这样的阅读目的,我们就需要针对不同的书籍,运用适当的阅读方式了。法国学者帕斯卡尔(Pascal)说过:“读的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所以,当拿到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给自己一个小目标,可以读的慢一点,也可以读的快一点,可以读的细一点,也可以只看提纲和主体,关键在于,要读的好,要读有所获。
最后,愿所有爱读书的人,都能在图书中获得慰藉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