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所以,这世上无数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心灵的圣地,择一隅偏居,将灵魂安放。可是,又有多少人,是上帝的宠儿,寻寻觅觅后,得偿所愿,钟情一人,留恋一方,安度留年?
我想,这样的人,是幸运的,也是极少数的。大多数人,依然在现世里彷徨,走遍天涯路,看遍风景,依然寂寞,依然迷茫。因为孤独,所以流浪,因为流浪,所以孤独。殊不知,流浪,亦是孤独的解药,流浪,是为了更好地将灵魂的安放。
有人对我说 :想要放下曾经的悲伤,解救尘封的心,要么读万卷书,要么行万里路,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因此,流浪,便成了很多人的选择,用来卸下心灵的枷锁。你是否也想象过去“流浪” ,踏遍千山万水,活得潇潇洒洒。
我在高中时疯狂地认为,我以后的理想生活就是流浪。那时候迷恋三毛,迷恋三毛河西相伴天涯,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想象着像她一样浪迹天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曾经觉得,以后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靠着微薄的积蓄,去一号目标城市,在那里安居,一览当地风土人情。顺便在当地找个工作挣钱,等赚到足够支撑下一次旅行的钱时,便辞职去下一个城市。我想,这样的生活应周而复始,我不会在一个地方久留,因为我想在有生之年走遍很多的地方,看遍很多的风景。
不过,现在看来,这是多么遥不可及,不失为荒唐。就像玫瑰花,花瓣展现着梦想,花刺,昭示着现实。理想的流浪,是多么苍白无力,现实的残酷,是赤裸裸的阻挡。想要去流浪,必须要有现实的支撑,要么有足够的物质条件,要么有摒弃物质条件的能力与精神。世界那么大,谁都想要去看看,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正如克鲁亚克说: “世界旅行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美好,只是在你从所有炎热和狼狈中归来之后,你忘记了所受的折磨,回忆着看见过的不可思议的景色,它才是美好的。” 所以,我们一生所向往的流浪,并不是想象中那般美好,要想真正去诗意的流浪,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意志与精神,要有看穿黑夜,寻求光明的心。
其实,像我一样,每个渴望远方的人,都有个想要流浪的念想。我们深信,只有流浪,才能释放年少轻狂的心,只有浪迹天涯,才能不负大好年华。
正如作家弗朗索瓦兹·萨冈所说:“所有漂泊的人都梦想着平静、童年、杜鹃花,正如所有平静的人都幻想伏特加、乐队和醉生梦死。”得不到的,要渴望,流浪,便成了梦想。
而我们认为的流浪,和流浪汉以及流离失所的儿童不一样。我们眼里的流浪,是过一种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出于自己心灵的需求。克鲁亚克说:“在路上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流浪,是我们心灵的乌托邦。
拜伦诗云:“无尽之林,常有情趣,无人之岸,几多惊喜,岸畔崖间,鼓涛为乐,无人驻足,是为桃源,吾爱世人,自然甚之。” 或许,这是流浪的另一种境界,于无人处,自我满足,于孤寂处,自娱自乐。
所以,流浪不是简单的梦想,不是冲动的决定,而是为了寻找迷失的自我亦或是寻找精神上的归属感。流浪,是为了将灵魂更好地安放。
“人类自从被驱逐出伊甸园,就再也没有过宁静的家园,人类的生存永远在流转之中,漂泊之中。” 其实,不管你有没有开始流浪,只要你的心没能好好安放,你已经在流浪的路上。
我们在尘世里浮沉,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都在世间的某个角落,在时间的某个点。每个人都是个体,都是流浪者。你穿过丛林,拨开迷雾,路过山丘,看见草地。每个举动,每种生活,都是常态。所以,活在尘世,就是流浪者。来世间走一遭,就是修心,修身的过程。我们流浪世间,就是为了安放孤独的灵魂。无关风月,无关他人,流浪的意义,是灵魂的安放。
流浪,穿梭于密林之中。随着心情的改变,随意游走,看树叶泛着微光,听鸟鸣清脆洪亮。吟一首优美的诗词,寄托多愁善感的忧思。这是灵魂的安放。
流浪,漫步于花海中。仰望碧蓝地天空,轻嗅花朵的清香,轻舞一曲,裙摆飘动,心情舒畅。那美丽的蝶儿,绕你身旁,与你共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是灵魂的安放。
流浪,行使于绿色火车道上。这一站是一个温馨浪漫的小城。下一站,是个宁静祥和的村庄。每个相遇又别离的旅客,是缘分送来的天使,丰富你的人生,充实你的回忆。唱一首青春洋溢的歌,快乐地去远方。这是灵魂的安放。
流浪,穿梭在茫茫人海中。你与他擦肩而过,一个眼神,足已倾心。你们牵手,相知,最深的缘分让你们走在一起。从此,看花开花落,听潮起潮落,赏云卷云舒。相伴一世,不再分离。这是灵魂的安放。
流浪,行走于短暂人生里。你孤独的来,又孤独的去。带不走金钱名利,也带不走丑恶善意。终究还是看透人生的意义。你一一地告别生命里重要的人,舍与不舍,最终舍去,尘归尘、土归土。这是灵魂的安放。
……
流浪,一站又一站,一程又一程。在静静的晨曦里、在落寞的黄昏里、在浪漫温馨的伊甸园里、在诗情画意的人生里。以各种形式流浪,以各种心情流浪。
朋友,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要去何方,无论你以何种方式流浪,孤独的你,别忘记,红尘深处,把灵魂好好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