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学校来了个老师做演讲,讲英语学习和大学规划,两个多小时下来,鸡汤喝了不少,套路也见识到许多。(尽力不吹不黑)
暖场是助手做的,首先集中大家,尽量靠近做。不要单独在角落,聚拢在一起,中间不留空位置,之后开始互动,让大家一起做一些小任务,例如共同呐喊口号,一齐鼓掌,规定鼓掌的动作,全程带着激动高昂的感情,不时插入和大家的互动,让大家一起回应,做不好的话则继续,直至所有人参与其中,大概持续了半个小时,我的直观感受是,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样不太适应,全程放不开,一部分人明显感觉乐在其中,无论如何,效果达到了。
老师在助手和我们一起营造的热烈气氛中登场,全程激情加笑容,简单寒暄开始讲演。先来直接分类人的水平,一二三等,直接快速定义,不留下我们回味自己思考的时间,可称为直接灌输。全程下来有几个贯穿全场的点很吸引我的注意:
1.个人情感的感染与传达,个人经历的分享
2.经常明确的是非提问,快速询问
3.全场的互动。
4.正向回馈的给予。
第一点,全程活力加激情,笑容时刻带着,一直向听众传达正向的情感,这也很好理解,情绪感染,讲演者的个人情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空间的氛围。个人经历的分享占了讲演的很大一部分比重,讲个人的出身,讲小时候的经历,讲心路历程,事件的客观描述和内心的感受时刻交杂,让人产生信服的感觉,产生敬佩感,共鸣感,从而拉近与讲演者的距离,因为听众觉得ta此时很真实也和自己产生了联系。这样的,练习的技巧也好,自然的表现也好,在演讲在日常聊天中真的还挺实用的,暂且不提这个老师故事的真实性(别忘了怀疑与批判),叙述加情感很易打动人,人们也倾向于相信这样的分享。
第二点,很频繁的在句尾加上快速而清晰的“是或不是”而不是“是不是”简单的改动,直接让人产生了张嘴回答的感觉,并且她就是让所有人一起出声回答的而不是让你点头的。这个套路作用我想了下又看了下,首先能尽力保证听众的参与,当别人一起喊出是时,大多没注意听的人首先反应是回到讲演中,当然对死活不听的就没用了,其此我觉的这个能减少自我评判的时间,不等自己真正作出判断就需要说出“是”这个字,由面部表情回馈我想到这样也会很容易导致人们不做判断直接接受,这样累加起来,到后来会不会产生没有经过思考的“哇 老师说的真的好对哦”的感慨,个人觉得会。而这个并不是什么好现象:-(
第三点,全场的互动,和之前差不多,让大家一起热烈鼓掌,一起大喊,和同桌一起高喊,群体的压力不得不说很强大,我试着闭了嘴,瞬间感觉不自在,感觉自己在这个群体中很特殊,必须顺应一下才能舒服一些(有人用进化的理论阐释这样的感觉原理)。除了集体互动,还有单对单的回答,与普通的不同,会询问你的名字,并直接昵称加外号来称呼,这样一来距离感又减少了,并且全场的欢乐也能增加一点,回答时不是很满意的话,自己不评论,向其余同学询问如“声音大不大”,大家一起提意见,此为同学若是克服了这个便会有热烈的掌声,之后ta就会自在一些吧。
第四点,正向的反馈时时向全场和个人发送,并且是认可加提议,这可比一味的表扬有用,也更让人信服并产生存在感觉得自己得到了关注。
这四点,让第一次与大家见面的老师很快与大家打成一片,可谓达到了拉近距离得到认可,收获信任等等目的,挺佩服的(ノ`Д)ノ
讲演过程中,也有一些印象深刻的点。一如重点强调极端的例子,以达到唤醒危机感的作用。再如讲鸡汤加强制笔记,也不算强制,就是强调大家要记下什么什么,二次加工加上前期的信任铺垫更让此令人信服。
简单总结了一下这些,觉得之后可以用上一些,但不知为何内心对当时的全场气氛比较排斥,一直有种猜忌在其中,不想敞开全部无条件接受所讲的一切,很缺乏一种对其的信任。
原文见陈硕的输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