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是我国伟大诗人,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绝对首屈一指,几千年来,每年都在端午节祭奠他。
屈原留给我的诗歌,实在是太难懂了,《九歌》、《离骚》、《楚辞》都可以说非常苦涩,在《楚辞》中,有一篇屈原的诗,叫《天问》,《天问》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这首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迷惑,展开发问,然后问到一些神话传说,最后问道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体现出对一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语言别具一格,句式以四言为主,不用语尾助词,四句一节,每节一韵,节奏音韵自然协调。全诗通篇是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内容奇绝,显示出作者沉潜多思、思想活跃、想象丰富的个性,表现出超卓非凡的学识和惊人的艺术才华,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天问其实就是在问天,问天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答,不过古人认为,天公不可问,所以这首起名《天问》。
当问一些上古神话传,风土人情的时候,好像就是针对《山海经》写的,和《山海经》里面的神话故事不谋而合。
烛龙在《山海经》中的故事,《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烛阴就是烛龙,在《山海经》是非常牛叉的大神,是钟山的山神,体型大、本事大,人面蛇身,全身红色,住在钟山的山脚下。
就是这样的牛叉的大神,屈原在《天问》中写道:“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翻译成现在的白话文就是:“太阳光辉哪儿不到?烛龙又能照耀何方?”
《山海经》中的《大荒经》,最后的一句写道:“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鲧被天帝杀死了,大禹从鲧的肚腹中出来,天帝就命令大禹施行土工制住了洪水。屈原对这事很不解,认为大禹是鲧灵魂的延续,还是以前的制水方法,故产生疑问道:“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白话文就是:“大禹从鲧腹中生出,治水方法怎样变化?”
在《山海经》中记载,羲和是帝俊的妻子,为帝俊生下了十个太阳,每天掌管太阳在天上沐浴大地,屈原也疑问道:“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译文:羲和还没御日出行,若木之花为何放光?
《天问》真像《山海经》的姊妹篇,许多《山海经》说的故事,在《天问》中和这些故事遥相呼应。
”何所不死?长人何守?“译文:不死之国哪里可找?长寿之人持何神术?(《大荒西经》中记载:有一个“不死之国”,他们以木头为自己的食物,树木不枯的话,他们人就不会死,《山海经·海外南经》载: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
”灵蛇吞象,厥大何如?“译文:一条长蛇吞下大象,它的身子又有多大?(《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这样一个事件: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羿焉弹日?乌焉解羽?“译文:后羿怎样射下九日?日中之乌如何解体?(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后来帝俊命令羿射九日。)
还有许多疑问,不少都和《山海经》有关,不过这首诗,名叫《天问》,其实是在问楚怀王的,最后一句,把自己想说的,终于说出来了,”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现在读天问,不是想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是想知道屈原的这首诗,到底和《山海经》有什么关系,灵蛇吞象,还有那些奇怪的地方,奇怪的国家,后羿射日他都知道,好像他是应该读过《山海经》。
不过《天问》后来的诗句,都是和《山海经》无关的,《天问》就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混沌初开,一直到屈原给楚王谏言。一些流传的故事,都在天问中记录,不过要从这些故事中,判断屈原是否读过《山海经》,还真难说。
《山海经》的故事,现代人感觉非常稀奇,不过身处楚地的屈原,应该从小就耳熟能详,一点也不稀奇,因为楚地非常特殊,他们的祖先是东夷部落,而且还是东夷的祭祀族,1987年,湖北荆门发掘出土的包山楚简,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16年左右,里面有楚王祭祖的记录。楚王祭祀的祖先有老僮、祝融和蚩尤,这说明楚人的祖先确实来自古远的东夷氏族。
《山海经》上写道: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老童只出现在《山海经》里,可是屈原生活的年代,他们心灵深处的烙印,老童他们就是自己的祖先,所以《山海经》里面的故事,他们也许不用去读就会知道,他们把这些故事一直在代代相传。《山海经》里面的故事,经常重复,应该不是一个所写,但是多数大相径庭,所以说,这些神怪故事,不是一个人杜撰的,非常有可能是一直在大范围流传,几个人整理的结果。屈原当时应该没有看过《山海经》,也许《山海经》那个时候,还没有成书,《山海经》最后成型的时候,可能秦末,或者在汉初,因为《山海经》里面一个动物的出现,感到非常蹊跷。《东山经》介绍过一种怪兽,叫峳峳,马的身子,长着四个羊角,出现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会有很多狡猾的政客,这种动物,可能是在暗讽赵高指鹿为马,所以怀疑《山海经》成书在秦朝以后。
屈原在天问里面,有许多商周时候的历史故事,都是《山海经》里面没有的,应该没看过《山海经》,有的问题,和山海经还相悖,”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译文是:鲧治理川谷也见功劳,尧帝为何对他施刑?将鲧长久禁闭羽山。为何三年还不放他?在《山海经》中,鲧是由于偷了帝俊的息壤,准备用于治水,被帝俊发现了,命令祝融把鲧杀害于羽山。屈原在《天问》中涉及的神话故事,不比《山海经》中少,可是没有《山海经》那么脑洞大开,这是许多人喜欢《山海经》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