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此诗读来唇齿留香,不忍释卷。有一种不吐不快之感,遂作文以记之。
送儿
作者:心田
小站秋蝉未住声,往来谁又启新程。
隔窗人在频回首,汽笛缘何刺眼睛。
古往今来送别诗很多,比如李白的《赠汪伦》那句千古流传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里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等,太多的名家名句让人耳熟能详,脱口而出。而读心田姐姐的这首绝句,给人一种眼前一亮,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实而感人。
先说说送别诗吧,它是一种抒发诗人离愁别绪的题材。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些道理的。所以今人写古韵送别,也免不了流于俗套。一味地模仿古人选取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物象。很难跳出自我划定的圈子,写出新意。诗通常多以“赠、别、送”为题。
而心田姐姐的《送儿》是送别场景的一个真实再现。题目起到了点名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一句"小站秋蝉未住声"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没有直言,而是巧妙的通过秋蝉的鸣叫委婉的说了出来,地点是在小站。"未住声"为第二句的转折恰到好处地埋好了伏笔。你看这秋蝉还在鸣叫,意思是秋天还没有过去呢,言简意赅,没有浪费一个字。在再看第二句就明白为什么说秋蝉未住声了,"往来谁又启新程"一个"又"字,道出了母亲经历了太多的离别与不舍,饱含了太多的无奈。一个"谁"又再一次勾起了读者继续一探究竟的欲望,吸引我们进一步读下去。看看这是送什么人。"启新程"告诉大家事件,"哦,我来车站是送人去了,你看这秋天还没有过去,那人却又要去新的目的地了"。与上句构成了很好的转折关系。再看第三句,"隔窗人在频回首",刚才第二句不是说了吗?要"启新程",很自然就要上车的。二三句衔接紧密,很自然就过渡到第三句了。"隔窗人是谁啊?你看,母亲在车窗外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既是母亲也是儿子,一个隔窗人,道出了母子连心的似海情深。细腻而又真实,仿佛读者也身临其境,鼻子有点发酸。下一步怎么办呢?一般人肯定是泪水涟涟,那叫个难受啊!看看最精彩的一幕出现了。最后一句"汽笛缘何刺眼睛"把送别的情境推向了高潮。"汽笛"声响这是到了分别在即的最后一刻了,说不流泪是假的。人到中年,真正坚强的人没几个。儿是娘的心头肉啊!这汽笛犹如一把刀捅开了心扉,疼吗?心里的血,眼底的泪,一股脑的就喷薄而出,情感达到了高潮。那个难受啊!此地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很自然就会抹眼泪,而作者没有直言落泪,任用任何词都难以表达内心深处的不舍。却问究竟怎么回事啊?什么东西这么刺眼,刺眼肯定是眼睛睁不开了。为什么呀?泪水模糊了双眼,怎么可能看清楚呢。不直接表达热泪盈眶,说自己又多不舍而是非常匠心独具地用反问句的形式,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里很好的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任你们自己想去,非常完美的体现了古诗词的含蓄美,自然而真实,言虽尽,而意无穷。四个小分句,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浑然一体。恰如先秦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里所言"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施之粉则太白、施之朱则太赤"的绝世佳人一样,美的恰到好处。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爱不释手。
一首七绝,简简单单的28个字,却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副现代人送别的真实场景。全诗没有任何拼凑雕琢的痕迹,语句流畅,用字朴实无华。四个分句之间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衔接紧密。更好的阐明了,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一定是最真实的情感,而不是华丽的词藻,直白的告诉别人我有多难受。真实地体会到了母亲对儿子的骨肉情深与难分难舍。淋漓尽致的展示了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所在。让喜欢诗词的人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古诗词锲而不舍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厚重的文化底蕴与驾轻就熟的语言文字运用技能。值得我们每一位诗词爱好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