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能力:能力、学历、 资源……
个人需求:经济、成长、成就感……
职业要求:结果、绩效、指标……
职业回馈:钱、荣誉……
先有个人能力,再有个人需求,做自己喜欢的职业,能够满足职业需求,完成职业目标,最后职业有足够多的回馈,能够满足你个人需求,同时再次提升个人能力,进行正循环。是不是觉得画面很美?还有更美的
每年6个月时间上班,加班加点带领团队完成相应项目;
每年3个月时间学习,培训班,MBA,出国深造;
每年2个月时间和家人在一起,海边,沙滩,帐篷,满天的繁星,潜水;
每年还有1个月的时间从事义务工作 ,养老院,孤儿所,去倾听,去劳动,去陪伴,修炼自己的内心;
是不是非常美,想不想要这样的美?
好了,我们回到现实生活里面来吧,继续过着每天朝九晚十的日子,继续过着茶米油盐姜醋茶的生活。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怎么办?
一种叫做资源策略,就是从已有的能力资源出发,先做好手边的事情,能做什么做什么,能做好什么做好什么。
一种叫做愿景策略,就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倒推满足条件——要达到这个目标,我该有什么能力和资源?
每个人的路不一样,那么什么决定起点,资源。你的资源决定你要走什么样的路?
第一种策略就是先生存,再发展
第二种策略就是你的梦想是什么,怎么实现你的梦想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基石,后者是前者修炼的精神支柱
从显微镜的角度,职业发展就是4个元素来回互动,最好的状态是动态匹配,不匹配找到原因调整就可以。
从平面镜的角度,你和职业是来回互动的,到底这个阶段谁带领谁,你采用跟随还是带领策略,关键在你和现实生活的强弱关系,要懂得因时制宜。
把镜头调整到望远镜的角度——离地三千公里。一个人职业生涯从25岁就业到60岁退休,大概有35年,从这么长时间的角度往下看,整个人的职业是怎么一回事?
生涯把职业分成三个阶段,生存期、发展期和事业期。
不停的切换三种镜头,不停的去审视自己的规划和践行,不停的调整自己的步伐和路线。
别抱怨:没人带很正常,有人带是福分
主动:主动学习、主动做事、有眼力、少说巧做
学习:跟事学(好事坏事都可以学到)、跟人学(同事、领导、客户、对手)
资源:百度、维基、公众号、知乎、行业圈子、论坛、专业书
复盘:事后思考、反复复盘、形成文字、有空转述
人品:互惠原则——你真的值得别人带吗?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别人花时间的人
快速的适应和度过生存期,但是要沉浸于发展期中,最终爆发在事业期。
我们要想达到事业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了?
把能力封装成产品的能力(产品能力)
把能力卖出去的能力(营销能力,也包括很多人熟悉的“个人品牌”)
自我管理、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基本的财务、法务能力 (运营能力)
好了,回归最终,大家想要什么样的职业了,我觉得两个字评价就够了——自由,实现时间自由,财务自由,但是请不要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