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的崛起离不开两大资本佃茂和邵氏兄弟,但在两强相争中,靛茂竟以一种无法想象的方式倒下了。 60 年代的邵氏影业和佃茂将大型片场制度推至顶峰,他们直接投资电影制作,运作方式类似好莱坞的垂直整合,也就是制平公司,包揽了生产、发行、上映三大环节,形成流水线作业模式,通吃产业上下游的全部利润。这一招把独立或小型电影公司打得落花流水。本以为邵氏和佃茂能继续斗下去,谁知 1964 年,佃茂老板陆运涛撞击身亡,群龙无首的佃茂不战而败。失去竞争对手的邵氏利用武侠片开启了香港电影的新时代。独臂刀大翠侠深受市场欢迎,一时间难逢敌手。 1971 年,赵氏兄弟成为香港顶尖的娱乐业资本并宣布上市,股价一路高歌猛进, 1973 年暴涨至每股 35 港元。当邵逸夫以为能安守江山之时,却杀出一个程咬金,极大的改变了邵氏影业的命运。
1970 年,袁绍是老将,邹文怀因不满邵逸夫的管理而出走单飞,设立新的电影厂牌,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嘉禾和当时的嘉禾对上。如日中天的邵氏影业犹如鸡蛋碰石头。但运气爆棚的邹文怀遇到了 20 世界最伟大的华人巨星李小龙。当时李小龙决定从好莱坞回港发展,他对排名第一的上市影业开出了三个条件,一、拥有电影剧本决定权。
2、拍摄周期控制在两个月内。3、每部电影片酬1万美元。赵义夫觉得当时还没啥名气的李小龙少年狂妄,果断拒绝,而小资本周文怀则趁机找到李小龙,说服他以 1. 5 万美元的片酬拍摄了唐山大胸精武门两部电影,结果一炮而红,李小龙迅速成为香港第一位顶流明星,同时开启了华语功夫片的时代。随后李小龙的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纪录,进军好莱坞拍摄的龙争虎斗更是收获了 3. 2 亿美元的全球总票房。李小龙代表了中国香港走向了世界,开启了香港影视行业的国际化之路。红透半边天的李小龙让嘉禾电影咸鱼翻身, 70 年代中起,嘉禾的锋芒完全盖过了邵氏。除了李小龙的加持加和的运营模式,比起邵氏的片场制显然更加先进,赚到大钱的邹文怀沿用独立制片人制度,并为子公司的发展提供资金,等影片上映后以分成的形式得到报酬。在李小龙大获成功后,邹文怀还支持李小龙自组协和电影公司。反观邵氏,一边逐渐停止流水作业生产电影,另一边出租旗下院线业务给德宝公司,并转向投资电视广播。这也正好反映了 70 年代香港电影业的一项重大转型,从邵氏的片场制过渡到嘉禾为代表的独立制片人模式,嘉禾领着港产片走向更大的舞台,而邵氏则逐步退出电影市场,打造日后家喻户晓的 TVB 当家和正为李小龙量身打造国际化的巨星之路时,一个意外反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