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杯和音乐,似乎已经成了我写字时的标配。
若到了夏天,估计保温杯会被替换为啤酒吧。几口清凉的浆液下肚,在键盘上洒下几行清凉的文字,何等舒爽!
现在也不错,水是温暖的,如心,文字也是带着温度的。
又到了自由书写的时间。你相信吗?在我打开电脑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
随心去吧。
就像钢琴演奏者,只要的琴凳上坐定之后,双手就会在琴键上飞舞起来,流淌的乐曲如精灵般自由地飘荡。写字不也是么?只不过我手下的是键盘。
昨晚虽然11点就上了床,却怎么也睡不着。午夜后起来坐了一会儿,回去才渐渐入睡。今早打开因大风而被我紧闭的窗,清新的风拂面而来,仿佛给生命瞬间注入了全新的能量。生命,真是美好啊!
想起了连续两个晚上,确切地说,是两个从睡眠的状态中即将苏醒的时刻,分别在想的两个问题。当我打完这行字的时候,其中一个已经忘记了。那就说说记得的那个吧。
半梦半醒之间,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诸如生老病死的无常这么显而易见,而人们就是看不见呢?是看见了不愿接收这就是无常?还是即使看见了,也依然相信生命中一定有永恒的东西?”
昨晚在读《正见》时受到一个启发。
当尊贵的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悉达多看到生老病死的呈现后,为他的仆人“这是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很多人读到这里时可能会心生狐疑:“王子再怎么养尊处优,怎么可能连生老病死都不知道?”
但,这恰恰是令我震动的地方。
在我看来,无论悉达多对“生老病死”的概念原本为何,与常人不同的是,他保持着一颗纯洁、纯粹、童真的心看待并思考这个问题。当他看见生老病死之后,并不止于此,而是带着更深的思维探究下去,如何才能化解、停止生老病死?答案是“不可能”。
悉达多正是带着这个问题和“不可能”的答案,离开了人间天堂般的王宫,离开了爱他、仰视他的人们,放弃了王位而心甘情愿披上破衣、住在尸林、做一名托钵的僧人。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他心中的人,找到终极答案。
而我们普通人呢?看到了生老病死,在寻找答案前止步了。我们将之视为习以为常。
“对啊,就是免不了生老病死啊!我们有什么办法呢?但生活中除了生老病死还有很多其他呀,追求其他就够了,到了那个挡也挡不住的时候自然就妥协了。”我们通常会这么想。
没有追求终极答案的发心和愿力,是我们与悉达多王子本质上的不同。
于是,悉达多成了后来的释加牟尼佛;而我们,还是我们。
平凡人的智慧,只能把简单看作平常。圣人的智慧,常常从简单中看出不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