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参与单位的几场招聘与招生,每次面试也都有分笔试与面试。但每次招收进来的人总是不尽如人意,有的性格与岗位不符,有的在面试中隐瞒了自己的缺点,还有的还没过试用期久已经辞职跑路了,真正安心留下来又跟岗位匹配度非常高的真是少之又少。
1、生源一开始就决定了招聘的质量
我们这种事业单位一般招聘都分两批,一批是春季、一批是秋季。但从每次扎招聘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报名人数、质量还是从招进来的新人表现来看,秋季往往不如春季。这可能的原因是春季一般都是毕业生找工作的旺季,生源较充足,竞争也比较大;而秋季往往是当年春季未找到工作或者中间因各种原因辞职跳槽的,生源一般较差。同时,春季招聘时往往企事业都在招聘,大家的选择面比较广,目的性也比较强,毕业生一般也会优先挑待遇发展前景各方面都比较好的单位就业,但是因为面试中的随机因素较强,对于我们这种不是优选的单位,那些理想单位没有面试上的也会转而考虑一些备选单位,这时候往往也能检漏,但是这种情况大多是抱着过渡的心态就业,如果后续没有符合期望离职率也比较高。总的来说,面试的结果其实往往从一开始报名生源就决定了,单位的岗位、待遇、发展前景、城市等因素对人才的吸引才是第一位的。
2、第一印象与性别歧视
招聘中主考官不仅有对第一印象非常看中,如果整体印象给人看的舒服,还没问任何问题立马就会有了大致的分数判断。同时,对于一些有工作经验、对岗位了解情况等等都是属于加分项,而不是基础分。相反,如果竞争岗位的是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只要男生各方面能力都与女生相差不多的话,那一定是优选男生。因为这是一本经济账,一个毕业生入职一般需要3-5年的培养期,等对工作岗位基本胜任的时候,可能她已经把重心转移到了家庭生活,此时生个一孩需要怀孕期10个月,产假半年,哺乳期半年,随后的5年,如果再生个二胎,这个过程还需要再经历一遍,基本上过程中不能值班,还需要兼顾她随时因为家庭孩子等请假的需要。因此,无论面试官是男还是女,基本上都优先选择男生,因为男生受这方面的影响较少,且没有这么多的假期。现在像我们这种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机构基本都是女生多男生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总结来说,在我们这种三线城市中,面试中考官们最关心的就是招聘对象的应聘目的,特别关心他们是否本地人,是否有男女朋友,他们的就业地点等等,因为这才是人才流动最直接的原因。其次,如果是针对年纪较大或者是研究生一般都是关心是否已经生育,是否有二胎打算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员的使用成本问题。岗位招聘一般因为缺人才招,但是往往招聘满足不了这个最现实的需求。
3、面试的真实目的
答案是见了可能还不如不见。像面试这样的短期交流,根本看不出来一个人水平如何 —— 不但看不出来,而且不如不看。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1979年的一次招生,给了研究生一次最好的研究机会。因为当时录取工作结束以后,州议会突然给医学院增加了50个名额!这样就有50个被面试淘汰了的学生得以入学。研究者就跟踪研究了这50个学生,结果发现,不论是在医学院的学业情况、成为医生以后的工作情况、跟病人的关系、得到的评价、获得的奖励等等这些,这50个人和他们那些一开始就通过了面试的同学们,没有任何差别。换句话说,当年的面试毫无意义 —— 他们一开始就根本不应该被淘汰!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总是过高评价“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我们的大脑太善于讲故事,只有你给大脑任何信息,哪怕信息极其不完善,大脑也能编一个非常合理的故事去解释这些信息。所以一般快速的面试,与其说是招人,还不如说是找个什么理由淘汰人。
如果你有理想的应聘单位,我的建议就是你应该不计报酬或者通过单位内部权威人士的推荐,先是当实习员或临时人员,这样不仅可以对单位情况、工作岗位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能够获得更多直观感受与锻炼机会,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招聘面试中获得优先录取的机会。如果没有这种机会,就可以考虑面试中给人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与着装,“主要看气质”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因为不但能决定自己是否会被录用,而且还能决定自己进入单位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受到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