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似乎总是不可预知,或弄潮创异或回忆复古,但各种流行的背后定有依可循。本书作者提出了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环境威力法则。其认为,三法则的叠加作用,突破一定的界限后,变化就能呈现指数级的增长,从而创造流行。
一、个别人物法则
流行的传播推介主导,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人。二八定律在这同样适用,找到那20%具有社交天赋的信息传播者,能够帮助你快速铺开80%的信息。
1. 联系员:交友能力超凡,享受与别人社交的乐趣和价值。他们集好奇心、自信心、好交际与活力于一身,因此能够跨入许多不同的领域,与各行各业的人建立微弱关系。普通人喜欢挑选朋友,而联系员喜欢所有人。
联系人是社会黏合剂,他们四处传播信息。
2. 内行:掌握某个领域较多信息,并出于助人为乐而传播信息帮助他人。人脉广泛的联系员向10个朋友推荐餐厅,也许只有5人采纳建议。而一位美食内行向5个朋友推荐餐厅,常因介绍得句句在理而导致5人采纳。
内行是数据库,为大家提供信息。
3. 推销员:精力充沛,具有充分的逻辑性对客户提出的消极看法给予高质量的答复。除开语言的力量,他们还能通过朝气、热情等个人魅力,以及动作暗示、情绪带动等微妙的因素感染他人,让见到他们的人乐意赞成他的观点。
推销员是催化剂,说服大家接纳信息。
具有这三类特质的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引爆美国独立战争的小马童,正是一个同时具备内行、联系员、推销员天赋的男子。
二、附着力因素法则
传播员的角色固然重要,成功的传播必然离不开他的本质——过目不忘的信息附着力。换言之就是好的内容以及好的呈现方式。
1. 好的内容:
信息制造者要了解自己的目标群体,根据群体的兴趣和特质,创造出具有附着力的内容。这里,作者举了《芝麻街》和《蓝狗线索》的例子。
《芝麻街》的主创人员们想创造一部母亲愿意与子女们一同观看的节目,让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从而在剧情中注入语言双关等“成人”因素。他们认为孩子难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度,所以希望通过较快的节奏、精美的人物设定等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蓝狗线索》情节简单、速度很慢,许多地方还插入了令人难耐的长时间停顿。芝麻街里特有的幽默、俏皮话、和机敏灵巧在这都不复存在。而1996年,《蓝狗线索》首次放映后的几个月里,收视率就远超《芝麻街》。
蓝狗的成功在于把握了学龄前儿童背后的驱动力,他们不像年龄较大的孩子那样喜欢对各种新奇事物探询,而是想要理解事物,通过理解产生确定感和自我价值感。如果他们连自己在看什么都不理解,就很难有兴趣继续往下看。
2. 好的方式:
制造信息时,我们应当摒弃思维惯性所认为的理所应当,而应该通过严谨的测试检验,掌握影响信息接受者真正的因素所在。也许,这就是视网膜追踪、脑电波测试等科技发展的原因所在。
想让大学新生去校医院接受预防注射,常识告诉我们一本制作精美、内容优质、附带恰到好处的恐吓,这样的宣传册往往比简陋的宣传册效果来得好。但测试结果是两者的效果相差无几,在手册背后加注注射时间和校医院地图,反而更能促进行动。
作者列举的实例均没有在内容上大作调整,而是通过位置、停顿、重复等小的边缘修改从而提高信息的附着力。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种提升信息附着力的方式。
三、环境威力法则
作者通过几个理论及实例,告诉我们环境是影响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大流行环境的创造需要从小范围影响的外扩开始。
1.破窗理论:一个窗户被打破很久了都没人修,行人会推断这是个没人关心和管理的地方,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一个城市的秩序混乱、乱涂乱画、强行乞讨等较小的问题,容易引起更严重的犯罪。
2.基本归因错误:人们解读他人行为时,总是低估具体情形和环境因素。同样水平的投篮者,第一组在光线良好的环境投篮,第二组在阴暗环境投篮(命中率较低),观众自然而然的认为第一组选手水平高,而忽视环境对他们的影响。
3.150法则:人类较稳定的社交容量为150人;依赖互动记忆,150人以内的组织具备整体记忆系统,更具效率。发起大规模流行潮前,需要发起许多小规模流行,而小规模流行的团队最有效的人数不得超过150人。
《引爆点》告诉我们,创造流行也许并没有那么难。换种视角看待这个雷打不动的世界,也许仅仅是找到合适的关键人物,仅仅是稍作调整信息传播方式,仅仅是通过小规模组织的影响力扩散,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关键的方面,就有可能掀起社会流行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