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我拜读了于丹《论语》感悟,读了这本书,受到了不少启发,我就其中的“学习之道”说说自己的感悟。
孔子有个说法:“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三百篇,交给他政事,却办不通;派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即使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这就表明了孔子的一个学习态度——学以致用。谈到学以致用,还要从我的一节语文课说起,三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叫《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课文讲的是英国人布斯看到扫地机扫地时会扬起灰尘,想要发明一种不扬起灰尘的扫地机,回到家后经过反复试验也没有成功,后来受到他妈妈的启发反过来试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吸尘器的事。这篇课文有一道课后题,“说说你对‘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的体会。”我想,仅仅通过对这一篇课文的理解,孩子们不一定能结合生活实际说得恰到好处,这让我想起前不久在于丹《论语》感悟中读到的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哲学家,他在家里准备第二天的演讲稿,他几岁的小儿子在旁边不停地捣乱。他没法安抚这个孩子,烦得不行,就随手从杂志上撕下一页花花绿绿的世界地图的一张纸,他把这页纸撕成了很多碎片仍在地上,跟孩子说你现在把这张图画给拼上,能拼好就给你奖赏。他想,这么大点的一个小孩,这个图够你拼俩钟头的,这回可以安静了,结果还没到半个小时,小孩就拼好了,爸爸大吃一惊,因为这么小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地理概念,就问他是怎么拼上的“爸爸,我发现另一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是按照这个人头拼的。”孩子说。我想这个孩子的举动很符合我这节课的主题——为什么不发过来试试,就给同学们讲了这个故事。听了这个故事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对我说,“帮妈妈拖地时,要是正着拖不干净就向后退反着拖”,“把‘横’写在纸上,从纸的背面反着看就是‘垂露竖’”……我总觉得孩子们说的还差那么一点点,这时,有个孩子激动地给我们讲起他上幼儿园时的一件事,当时他分不清“人”和“入”,老师就告诉他,你写完“人”之后,从纸的的背面反过来看就念“入”,为此,我在课堂上还特意验证了一下,可当我展示时,遇到了麻烦,把纸反过来,孩子们看不清字,有个孩子说,老师,可以把纸贴在玻璃窗上,这样就看清了。可想而知,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见了一个“入”字。
我觉得,这节课我讲了一个课外故事来启发学生,自己做到了学以致用,而学生结合课文与我讲的故事,联想到了生活中的故事,学生也做到了学以致用。对我来说,还在学生那里得到了意外的收获——把纸放在玻璃窗上看反面的字更清楚,还做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是为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