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陆笑)“大学文化对话”第七季日前在校电视台虚拟演播厅录制完成。本次节目的主题是“我的时代,我的大学”,邀请了4位86届校友作为访谈嘉宾。他们分别是:北京北方工业大学副校长王建稳,安徽轻工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岳瑜玲,安徽祥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晓光,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副所长、导弹制导技术专家程黎。安徽大学14级文学院学生刘耕辰担任主持。
王建稳(右二)、岳瑜玲(右三)、许晓光(右四)、程黎(右五)在校电视台参加“大学文化对话”第七季节目录制
34年前,他们第一次来到安大,在龙河校区度过了4年的青春时光。30年后,他们回到安大,相聚在磬苑校区。这次是王建稳毕业后第一次回到母校,谈及对磬苑校区的感受,他说:“耳目一新,从建筑到布局,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新的世界。”岳瑜玲说:“因为校友聚会、公司招聘,我来过磬苑校区几次,磬苑校区是龙河校区的延伸,每次来都觉得很亲切,也为安大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到自豪。环境也漂亮,旁边还有个翡翠湖。”程黎补充说,看到这么优美的环境,兴奋的他早晨五点钟就起床,顺着湖走上一圈,“一计算走了10.4公里,很高兴,很高兴。”
说起第一次来到安大的场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程黎的老家在农村,“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来之前挺紧张的。”刚到合肥他就遇到了难题,不清楚怎么到安徽大学。“那时候不像现在,又有专车又可以打车的,那时候没有。”当他看到安大的校车,他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动”。到了学校以后,又有学长来接待,“很温暖”。王建稳的感受是“有点蒙”,当年他和家人带着长一米多、高五六十公分的笨重木箱,坐了五六个小时的汽车来报到,一进校看到教学主楼,“一下子被那个楼的气势给震住了”。之后主楼就与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照也是以它为背景拍的,我们的记忆都在那儿”。
86届的校友在校期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他们的校园生活有着时代的印记。“流行歌曲、交谊舞、喇叭裤,在我们那个时代都赶上了。”“拎着大录音机,三五个同学一起,到公园听听音乐。”那时候流行跳舞,集体舞都跳过,但是交谊舞还“不敢跳”,看到高年级的同学跳还觉得“不可思议”。男女生的关系还不像现在,刚入校的时候学校规定不准谈恋爱,“一旦发现了还有可能被遣送回去”,后两年“稍微松一点”,“地下恋情还是有的,胆儿大的也有公开的”。文化生活不算多,但看电影很流行。王建稳回忆说,龙河校区的西边有个电影院,周末两毛钱能看场电影,“那就很幸福了”。学校礼堂也会放电影,礼堂没有座位,平时是给学生打饭用的,自己要带凳子过去。风靡一时的电影有《少林寺》,激起了大家对武术的热爱。“后期谈恋爱可能都受那个《牧羊曲》的影响。”许晓光笑道。“现在想想,80年代还是挺有情怀的一个时代。”
比起现在,80年代的课余生活还是很少的,大家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学习。“晚饭后,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到教室自习。”程黎说。图书馆抢占座位现象也十分厉害,王建稳详细介绍了占座方法:“用自行车的链条锁把板凳和桌子的腿给锁上,谁锁上基本就是谁的了。”学校最热闹的是每年元旦那几天,每个班级都举行迎新晚会,“把桌椅拉到四周,中间留着空地方,用彩纸装饰教室。自己编排节目,快板书、拉二胡、吹笛子、编舞蹈等等。很热闹,一年之中最热闹的就是那几天。”
学生的大学生活离不开辅导员和老师的悉心照顾,86届也是一样,四年的时光,他们与老师积累了深厚的感情。许晓光说起了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做实验的时候,班里的同学不小心被玻璃器皿割伤了腕动脉,情况很危险,是辅导员帮助同学及时地治疗。”王建稳毕业于数学系,他说:“老师付出很多,不仅在课上,下了课还经常追到宿舍给学生辅导。”“现在还是能回想起和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老师教过什么文章,老师有哪些习惯性的动作还能记得。”程黎说,前一天见到他的任课老师唐老师,八十多岁的年纪,得知86届的学生今年30周年回校聚会,特地从国外赶回来参加。“非常不容易,和我们这届的学生感情很深。”岳瑜玲谈到前一天与老师见面的场景,临分别的时候,“老师握着我们的手说,你们一定要经常回来哦,一定要经常回来,我们都非常感动。”
节目的最后,4位校友送上了对安大和安大学子的祝福和寄语。王建稳说,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生面临的选择会越来越多,“在面对多种选择时,要慎重,才能少走弯路。”许晓光则从沟通上给小学弟学妹建议:“要多与辅导员、任课老师、系主任交流自己的想法,打开心扉,让高人来指点我们,把潜能挖掘出来,定合适的目标,这样能发展得更好。”岳瑜玲希望:“安徽大学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安徽的发展贡献力量。”程黎给母校安大送上了祝福:“希望安徽大学早日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学校。希望同学们像我们安大校训说的那样,至诚至坚,博学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