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会把红色的春联和“福”字贴在门上,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示辞旧迎新,表达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据史料记载,春联起源于周代。那时还没有发明纸张,人们就做成桃木牌,最开始只是刻上降鬼的字符,直到五代,人们才在桃符上题写对联,这就是最早的春联了。桃木辟邪,春联迎喜,可见古人的睿智和聪慧。
最早的一副对联,据说是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所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至此,工整押韵的形式流传至今。
到了宋代,不仅过年要写春联,还被诗人们延伸到平常生活里,流行起了写对联。很多名胜古迹、寺庙廊院,都有诗人留下的墨宝。像契盈陪钱倜游黄浦江时,就为碧波亭题联写道: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著名文学家苏轼,也为广州真武庙题联: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南宋贾似道去扬州时,正遇上元灯节,于是随口吟了一首灯门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这说明,在古代,诗人对写对联非常崇尚。
到了现代,过年贴春联已成了风俗,红色的对联不仅要贴在大门上,还要贴在猪舍、鸡鸭舍,甚至树木、院墙等处,寓意六畜兴旺,喜福盈门。
春联贴上门,就只等过新年了,也寓意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正如一首诗中所写: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纵观自古至今的春联,无非都是期盼平安、幸福。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一家人可以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春联,包含的不仅仅是浓浓的笔墨香,更是夏秋五谷的香,有着四季蔬果的香。那鲜艳的中国红,是喜庆的颜色,是和谐的象征。一幅幅喜庆的对联,传承的是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深厚而久远,也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