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紫砂矿泥的开采加工
(一)黄龙山矿区大面积露天开采时所摄的照片。
说明:紫砂矿泥是与做缸做粗陶的夹泥等组合在一起的,以前是在洞里採,照片上的是上面的石山已搬光,架土已清除的露天场景,其分布有组合走向、有深有浅,并不存在单独的紫砂泥矿区。
(二)介绍其中一个断面紫砂泥与其它陶土组合的分布情况
说明:一般地说,紫砂矿泥只占总矿泥量的3%-5%。原始开採时,规模小开採品种相对单纯,但紫砂矿泥矿层较薄不是单独存在的。很多人出主意保护紫砂矿源只要把紫砂矿井管起来,最好的泥给大师、高工,好的给工艺师,差的大家用,实际上这是不切实际的好心,现实中市场经济已调节得很合理了。
(三)1.多年开採变迁示意图
说明:露天开採的概念就是山下面,在大小矿井间开採。
2.记忆中的位置分布图
现在先从小宕口说起(较浅层的紫砂泥开採):
(民国时期留下的小宕口)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因为没有电能及机械动力的介入,没有应用爆破等科技,因此这时紫砂矿泥开採,应该承袭着几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开掘规模与效应。为此我们向现年80岁夏龙保、65岁的曹乃峰老师傅了解了以下情况,夏师父20岁便参于黄龙山开宕。1947年寻找泥宕的方法是先在黄石山凹处的石底脚处试找“眼口”,由“眼口”引进石隙底部,逐步以泥引进、见泥追泥,逐步深入,如有泥可採“眼口”就成了“宕口”。那时山上总有几十个“宕口”在採泥,“宕口”的名称一般均以开挖人名字而定。“宕”即洞,挖进三、五尺(一米多)就需用就地的黄石块搭圈,以拱圈支撑,凡挖进一、二米就需以石砌拱,以防塌方之危险,挖之洞不能太阔,约一米多,窄时要侧着进出,高度一般只一人多高要看挖掘时周边泥层情况,低时人要爬进爬出,有时会遇到“龙骨”(特别坚硬的黄石),它凿不动但可借作支撑架。当时的主要挖掘工具名称叫“大锄”,
以簸箕装泥,短扁担(不到一米)挑运,因洞内窄小,坡度又大,一般进洞后马上下坡,最斜坡度有三十多度,要爬上爬下,非常难走,宕中平道极少,因紫砂泥开掘的大多是块状,如煤块。故成块的泥可以用手搬运,深进后的照明是豆油灯,灯油少,不能用火油
三米不到要放上一盏,采掘深度一方面看可采泥的走向,有时可分道分支挖进,如遇塌方只能停开采。开采一般不会太深,进深了劳动力大、不合算。灯光弱,空气不够,洞中进水时,排水有困难,及挖到地下水这些都是停开原因,因此小宕口开採,往往会上下几层或串插而过,小宕口开采并没有折拱圈回採的情况,回采是大矿井干的事。据他回忆,他们最进深时曾有四、五十米。大约在抗战以后,掘泥师父何二小发明用石匠凿石方法(用较长铁凿钉缝,以柄长二尺的铁鎯头敲击)采泥,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当时也算一大创举。以上开采一人一天大约可以出泥一千多至二千多斤,开泥时夹泥比紫砂泥好挖,故紫砂泥价格一直较高,本山绿泥是紫砂矿泥中的夹脂,出产极少,红泥只是更少量的,偶然出现在龙骨下面的贴层,较集中的红泥出产在赵庄的露天嫩泥矿中,据紫砂厂原料车间老主任说1963年他去矿上选泥时那里有个叫龙眼潭(水塘名),据说里面出过特别好的红泥。
总的看,当时黄龙山紫砂泥属浅层的单一小洞井开采,挑出的泥容易分类,删选出等级。据他们说黄龙山浅表层的紫砂泥以往南北两面一直有好、差之分,北面山下的泥纯良,南面山下的性格暴燥,这是做坯人的感觉,是二区结构特点有区别,若作化学分析、其成份二者可能没有什么区别。
早先紫砂泥的加工过程
泥料磨坊主把各种不同质地的块状泥堆积、陈腐数月,后分类摊场,经风吹雨打、块状自然风化。呈豆粒大小之颗粒后,用石磨(即与磨面粉、米粉同样的石磨,其齿略有改动)磨成细粉,石磨有一人牵的小磨
三人牵的中磨
也有量大用牛、驴拉的大磨。
牵出的灰粉按做大、中、小件产品及粗货、细货的不同要求用粗细不同网眼的筛子(与筛面粉的筛子相同,本人所见,五五年前上袁村东头董顺元其子董连大就是个较大的紫砂磨坊,是大石磨牵粉,养二、三条牛,当时还见到了用箱式封闭的、脚踏碰碰筛筛泥粉。也看到泥摊在砖头地上及用很大的(四平方米左右)竹匾分类装着。)人工筛灰(过去全凭经验,现在讲目数,一般适中为40目,粗的20目,细的60目)。过筛后的粉末放到圆底面缸里加水调和,然后掇成一尺多长的长方元宝形湿泥块(每块约三十多斤)这叫生泥
当时的品种大略分为“底槽青泥”、“中槽紫泥”、“野山红棕泥”三个主要档次,或有特别好的小批量高档用泥。(这些好料大部分由高档壶制作者制作商号直接从矿源地购进,在自已家里单独磨练的,其颗粒粗细可按创作需要进行处理)“生泥”由做坯的买回去后放在厚泥凳上用木槌捶打
(一)木槌
(二)捶泥
(三)捶扁
(四)刀划后累积
反复近二十次,直至看到刀划过的断面发亮,才能成为做壶用的泥,称为“熟泥”,我小学初中读书时经常干这种活,捶练时若在生泥上加些已用过的熟泥做“引子”捶练的次会大大减少。此时的“熟泥”比起今天真空抽练的“熟泥”要酥很多,打成的泥片定要用泥签子从泥凳泥片中牵开,才能拿起泥片,只有用过手工捶泥制作的人才又此体验。
手工捶泥的通常是谁做谁捶,当然条件好的有用徒弟捶、下手捶或专人捶,1957年至1959年紫砂成型工场里是每工场二、三个槌泥工供二十人左右做商品壶的工人用。
1955年成立合作社初期,紫砂工场制坯用的泥是由中袁上的磨泥坊主邱富用船运到蜀山南街工场的,当时的泥库筑在后园靠山上的小洞里的。一九五七年紫砂工场搬到现紫砂厂址时(新工场)的泥料也是由木石材的徐和尚的磨泥坊用船送到河边,运进紫砂工场备用的。应该肯定,1957年前紫砂制壶用泥的开采,加工,捶练是基本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