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尝试写作时的态度是极不严肃的;当然现在也谈不上严肃,只是有所收敛罢了。
三年前偶然在微博上看到一博主写的一篇文章——《假如孙悟空是个姑娘》,立意别具一格,行笔恣意,用词讥诮。那种文笔应该是当下年轻人非常喜欢的,除了流行的“情侠小说”以外。《西游记》是我热爱的,儿时看电视剧看了不下十遍。有蓝本在那,比较熟悉,突然就心血来潮想模仿他也写一篇,于是就写了一篇八千多字的《西游小姑娘》。自然也是油滑之调,不过在写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一些乐趣——原来写作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孰不知这犯了写作的大忌,好在是没人要看的。鲁迅先生写《故事新编》时还说自己油滑,他是知道他当时的影响力,而对自己的不满。
既然开了个头,后续就又断断续续写了一些,不过还是那个路子。当时身边只有一些青涩的同事,都没写过文,还招来一些人的青眼:说什么“才华”之类的话。
这下倒好,一顶莫须有的帽子给我戴上了。但毕竟已近“不惑”,还是有些许自知之明,不会以为自己就当真有什么才华。这“不惑之年”真能“不惑”,那是孔圣人的事,好多人可是越活越糊涂。比如自己,这个年纪还会想着做这件事,晚上做梦都会脸红。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回过去再看那些写过的文字,就如同印度把英语纳入官方语言,但他们说起英语来你或许会认为他们是在亵渎英语。我感觉自己正在亵渎汉字。于是决计不再写那样的文字,哪怕一个字都不写。
无奈底子太过浅薄:如何发挥想象力写文章,如何练字、如何排篇布局一概不知;甚至常犯一些语法、标点上边的错误。仅凭看过几篇文章,读过几本书就来凑这热闹,所以怕人耻笑,战战兢兢。上学那会,作文总是苦大仇深,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考试作文多半是凑字数,写了半天——老天,后面空白的格子还有那么多。祈求文曲下凡救人吧,果然那些格子就被填满了。
最近确实有些回忆在心里出了土,于是又拿起笔来;可是提笔就忘字,还好有手机去查。写起来也毫无章法,仅凭感觉走。写作之难,就是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大量的阅读,我这两样一样都不具备。当然还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这一点我同样匮乏。
书读得少。念高中以前(1996年),严格来说是高二以前就没看过什么课外书。学校没有图书馆,也没有怎么逛过书店。我大姐倒是有几本厚书,心里想,看那么厚的书还不把人累死。
一天,突然有同学居然说在县图书馆借了书。我那胆小的性格对那些正规的机关、单位的门槛带有天生的惧怕。几十级台阶,厚厚的大门看着就发怵。觉得自己很差劲了,所以就跟着他去。第一次办了借书证,第一次翻看索引卡片,十分兴奋。
看着一抽屉一抽屉的卡片——看什么呢?想着语文课上听说有本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于是就借了它。
拿到那么老厚的一本书,不相信自己能把它看完了。没想到很快就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了,感觉小保尔·柯察金在我眼前跳。这时已不是看不看的完问题,而是舍不得放手。看完之后好像完成一项壮举。人生头一次有那种阅读体验。之后又看了《牛虻》、《笑面人》等著作,现已记不得内容,当时只觉得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好看的书。抓紧时间看,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
可是好景不长,不久就被班主任发现在自习课上看小说。
拉到教室外边,狠狠地抽了几个耳光,说你居然还看小说,你看的是什么——《杀人是我的职业》,你想杀人啊!
我至今也不知道那本书里面写的是什么,可能连一个字都没看就被他发现了。那时能在图书馆借出来肯定不会是一本职业技能的书。但从此就断送了我的阅读,再也没去县图书馆。
再后来看书的面也比较窄,大部头的书静不下心来看,太艰深的看着脑子又疼。但寻到一个较好的办法:从你喜欢的作家的书里或谈话里引用另一个作家或文章往往能找到喜欢的书。如此循环下去也看不完,现在买书越来越少。
因为这几年在学校工作,听那些语文老师上课讲的还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背诵课文,为的就是能做对题,不会教人欣赏。不禁想起当年自己为得到老师用红笔画下的“背”字而胆战心惊,哪里还有心思管作者的事以及文章背景和文辞之美。《诗经》就背了一首《关雎》,还是不解其意的;《离骚》只告诉你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伟大的国粹就剩这么一句。这大概是“喜欢《离骚》便不祥”,只能远瞻,不能端详的缘故,才有意避开的吧。《离骚》的面目是在多年以后才有所了解,每年五月所纪念之人实不知其人也。其实教科书上的文章大多都是经典,只是管中窥豹的多,更可惜的是很少有人能把经典之美传授出去。
这些当然是和自身资质相关,我是没有任何超前意识的,估计老师即使说了课本以外的东西,可能也很难让顽石点头。但不免有些资质稍好的,那就会扼制其天性。现在国家对教育体制的改革,可能有助于人文关怀和审美教育的改善。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知道行路对于一个写作者是有极大裨益的,哪怕你没读过什么书,你只要在“行路”的过程中细心观察,敏感体会,也必然能形成与众不同的见识,写出出彩的文字。历史上的文豪们基本都有一段游历的经历,可能正是那些经历成就了他们日后的名声。现在有些人为写某一类题材的东西,会特意跑到某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去,结果写出来的东西果然有不少人愿意看。
我没有做过旅行,旅游倒是有过几次,但那几乎等于零。有时真想抛开一切去旅行,那倒不是为了写作,只是纯粹的向往。我相信每个人或许都会有这样的向往,只是无奈被生活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