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公司组织了一场针对“如何做好团队建设”的专题培训,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见要成为一名传道受业的‘师者’,首要的就是要善其工利其器。优秀的培训讲师,新颖的授课方式,诙谐的课堂氛围让我对本次培训有了很多感触与期待,下面分享下我的几点感悟和心得:
1、团队建设的核心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
团队建设的必要条件一是参照增智赋能模型:10%书本给予,20%重要影响,34%亲身体验(以实践为师),36%环境反馈;二是善用“PDCA”循环工具: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与反馈)、action(措施)。团队建设要从激活人开始,以实践为师,参照增智赋能公式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的能动性和参与性;逐步树立班组成员的自信和归属感,共同参与团队文化的建设!
2、不拘一格的分组形式,培养角色认知与能力
进入教室,大家统一按姓名牌就座。来自7个不同单位的学员组成一个team,这样的形式体现了此次培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乔华老师以一个寓言故事作为培训的开篇,分享了中国式管理的公式:科学性+哲学性(人性)。因为人们规避痛苦的速度往往快于我们追求快乐的速度,管理要学会管理人的思想和心智,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企业千条线,班组一线穿;一般企业看高层,优秀企业看中层,卓越企业看基层;所以班组长才是企业管理第一人。
3、人人一小课,学习感知魅力表达
分享是影响力的建构,美好是靠主动性决定的。任何事开头总是很艰难,开始大家都面面相觑,没人自愿上台,老师则通过语言鼓励及附送小礼品激励大家冲破心理防线。随着大家陆续演讲完,老师也指出了很多细节问题。如:团队分享的关键技巧?一是言之有实,二是言之有事,三是言之有法,四是言之有文,五是言之有情,六是言之有特。小课班组实践的关键:全员化,结构化,类别化,分享化,讲评化,知识化,制度化,这样的训练主要锻炼了我们的即时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现场互动能力。
4、把握课程主旨,寻求形式多变
怎样通过多变的形式丰富课堂氛围呢?就是学员按一定规则开展游戏,从游戏中获取一定的感悟和体会,从而引发学员思考和增强记忆的教学方法。就像本次课程中老师给出了两张图,通过对两张图的理解与想象,讲述一个段子亦或故事。这样的形式一是活跃了课堂氛围,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思考问题;二是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学习他人在面对问题时的思维方式,从而积淀成自己的人生经验;三是充分了解自己的学员特质,以便在以后的课件开发中能有新的创新与突破。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名优秀的基层管理者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近几年疫情的影响,导致市场环境随时都在变化,公司的未来管理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作为当中的一份子,我更能切身体会变革创新的重要性。所以要根据实际随机应变,把现场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转化升级成理论体系进行实践落实。然后在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专业化成长,持续精进自身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职场的进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