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手执一本书,坐在桌前,我喜爱听电台,随意打开一个电台,里面是在介绍电影,都是一些不曾听说过名字的电影。
不经意间,听到一部电影《星运里的错》听着主播的解说以及那轻柔的背景音乐,不知怎么的就那样深深的吸引了我,如同一个深渊,我就那样深深地坠入。
着了迷一般,在网上订了书,想着把书看完之后,再回顾电影。很喜欢纸质书的感觉,好像书中故事的主人公,都跃然出现在我的对面,深情地对我诉说他的故事。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但我似乎又是习惯了等待,就像身边一直不曾有过一个人一样,我一直在等待。
等的久了,便没有了当初的心情,于是当书到了我手中时,我只是翻了前两页,便把它搁置在角落里了。
经过了一个暑假后,再次来到学校,看到书桌上的那本书。突然心生酸楚。
或许是暑假的经历,因为暑假几乎是在医院度过的,这一段对医院、对病痛的经历,让我对这本书更加感觉亲切。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它既可以让人开口大笑,亦可以使人失声痛哭。女主等到了她生命中的人,让我很是安慰,还好她等到了。
“我爱上你了,我知道爱只是虚空中的叫喊,我知道遗忘不可避免,我知道我们都注定在劫难逃,总有一天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将重归尘土,我知道太阳会吞噬我们唯一拥有的地球,可我爱上你了。”
这是《无比美妙的痛苦》中男主人公奥古斯塔斯对女主人公海蓁的表白。
17岁,一个本该享受生命的美好的年纪,他们却不得不思考死亡。甚至还要顾忌自己的存在会以“手榴弹”的形式,随时会伤害身边最亲近的人。不得不面对可能的绝望,本书却以“美妙”来形容这种痛苦。
看过这本书的话,你一定会爱上奥古斯塔斯。17岁的年纪,一心追寻“暗语”与“隐喻”的意味的男孩子。在之前曾用极大的忍耐陪伴了自己曾经女朋友的最后的岁月。遇到自己最心爱的女孩子海蓁之后,不惜舍弃自己生命中唯一可以实现愿望的机会,而全心全意成全着海蓁异想天开的梦想,还隐瞒了自己“像是一棵挂满了灯的圣诞树”的被癌细胞满布的身体状态,拖着一条腿的病重的身体陪海蓁远赴遥远的国度,只为追寻一个故事的答案。
如同他自己所评价的那些英雄“坚忍寡欲、无怨无悔地等着他们唯一的真正的愿望到来。”而对于陪伴海蓁的远行,他却解释“我找到了我的愿望”。
为了海蓁的心愿,他偷偷与异国的彼得•范联系,恳请他成全海蓁的希冀,在海蓁经受了巨大的失望之后,他仍然坚持以自己的诚意去努力达成目标。他帮助海蓁送走了触景生情的“泪之秋千架”,赞美海蓁的每一次装扮,和朋友不停地谈海蓁,不停地谈。
“我的心能为你而碎,是我的荣幸。”尽管他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不是满足心愿的大工厂。”在来日无多的时刻,他还在向海蓁保证:“我会战斗到底,我会为了你战斗到底。我会找到办法,长长久久地待在你身边,让你心烦。”一直到“那是我的最后一丝尊严。它非常非常小了。”
正如奥古斯塔斯的妈妈所说:“他对你那么深爱,真心实意地,那不是少男少女短暂浅薄的小狗式恋爱。”的确是这样,同样讲述青春、讲述爱,书中的表达与我们曾经看到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所谓的青春文学迥然有别。
“痛苦要求被感受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想过洒脱地面对死亡,可当我们真正面临死亡时,我们又是如此渴望生存。就像海蓁说的那样,“我愿意用剩下所有生病的日子,来换几天健康”,当我们想珍惜时,却发现怎么也握不住光阴,你抓的越紧,它流逝的就越快,当你想爱时,却发现怎么也爱不够。真的很庆幸,他们能够遇到彼此,即使不能陪伴你生生世世,但从相遇开始,他们之间已经以秒计时了。与你相伴分秒之间,已够。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奥古斯塔斯参加自己的预葬礼,一个人拥有怎样大的勇气与无畏,才可以这样直接面对死亡。死亡是什么呢?其实我和奥古斯塔斯的观点相同,“我相信有死后的生命,我相信一定有点儿什么,一直相信”。我甚至觉得在他真正死后,他的灵魂也去参加了他的葬礼。
奥古斯塔斯说他最害怕被遗忘,海蓁却说,有机体产生最初的意识之前,时间就已经存在;意识消亡之后,时间依然长存。我们终将逝去,遗忘在所难免。但当他们不顾一切去往阿姆斯特丹去追寻一个答案时,想必是忘了的,世间并没有所谓的永恒,更多的是飘忽不定。
海蓁在了解自己的母亲不会因为自己的死亡像彼得•范那般沉沦,没有自己可以照顾,每天以泪洗面,母亲拥有更大的心胸,母亲永远是母亲,不会因为自己的逝去而不是一位母亲,而自己也不会因为奥古斯塔斯的死亡而放弃爱。或许安娜和海蓁有相似之处,但她们终是不同的,安娜的故事结局最终会怎样,已不再重要。
爱与寻找,无比美妙。尽管遥望他们背影的这一刻,我们满含热泪。对这样一份《无比美妙的痛苦》,做不出任何相关的评价,我们只能用深情追念——“我的平生挚爱,灾星下的恋人。我们的爱情故事荡气回肠,我没法开口讲这个故事,因为只要讲一句,我就会化成一潭眼泪。”
这或许是我今年看的最棒的一本书了,看完之后仍久久不能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