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贴近”“三维度”创新实验技能与实验教学培训
-----呼市教仪站创新教师培训工作花絮
教师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与路径。但常规的培训方法几十年如一日,都是“填鸭式”。所谓“填鸭式”,就是专家在台上狂讲,老师在台下呆听。培训效果往往不如人意!特别是对于理科教师,这种培训缺乏一些学科精神与学科品质。
呼市教仪站全面推进实验教学工作,抓实理科教师实验技能与实验教学培训。培训活动以“抓好实验室建设,推进实验教学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职能深化目标,以“实验技术促进教育创新,专业培训推动教师发展”为培训活动宗旨,以“实验技能与实验教学”为培训主题与内容,以贴近教学、贴近教师、贴近学生为要求,以听专家理论讲座、一线教师教学实践示范,受培训教师实验操作体验三结合为方法,把理论素养提升,新技术新产品实验体验感知,培训者与受培训者通过实验互动交流融合一体,创新了培训方法与内容,开创了教师培训的新路子。
培训方案与内容精心设计,从“三贴近”的要求出发,设计了全国知名专家的理论培训,一线教师的实战与经验传授培训,最新教学仪器与实验技术的体验感知活动。
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导师,苏州大学的陶洪教授,通过非常经典有趣的物理案例,阐述了理科教育必须建立实验意识与实验思维,必须研究实验和研究实验教学,才能真正的把握好理科教育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他通过同一现象和同一问题的理论方法与实验方法得出的不同结果的论述和演示,给人脑洞大开,让人领悟到一个理科教师的专业素养的真知。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大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修订组副组长苏教版《科学》教材主编的郝京华教授。她以“科学素养导向的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为题,从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再到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以一个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水平,让全体小学科学教师接受了一次洗礼。她以生动的演示与讲受,阐述了课程设计的方法与着力点,一下子打开了小学科学教师教好科学课的视野和灵感。
在中学理科教育上,江苏省前黄中学特级教师吕朝阳教师,从理科课堂教学品质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上,引导理科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品质回归。给大家上了一堂看似不专业不对题的课,而实质是引领理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新发现。而小学科学教育上,来自南京的小学学科带头人,“科学干细胞”教育社团创始人和领导者的陈晨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在数字与网络社会,处于学校边缘化的科学教师如何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和同行之间的相互促进,追求职业的幸福感。他以“科学干细胞”团队建设的历程和开展的成功的科学教育案例,让小学科学教师不再“孤单”和领略了专业发展和上好科学课的“诗外功夫”。
在全面宏观与理论培训的基础上,下午分成理、化、生和小学科学学科教师的“实验技能与实验教学”培训。
来自北京汇文中学的韩烁生物教师、南京秦淮中学的南京优秀物理教研组组长殷位海老师、上海中科公司的杨英武化学老师、北京川布兰公司的刘伟权生物实验专家、南京金陵中学的实验专家罗国庆老师,来自江苏省实验操作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的南京玄武区的张华和建邺区的李楠二位小学科学教师,他们以其专业的水平和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与成就,生动可亲的与各学科教师进行了互动探讨和演示、讲授。使整个培训活动不再枯燥呆板,实现了“三贴近”的设计初衷和目标,达到了不空讲不呆听、把理论与实验融合的培训要求。
参与培训的教师热情高涨和自觉自律,放弃休息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在课余和专门安排的实验体验与感知过程中,专注和积极动手操作体验,主动问询与互动讨论,珍惜不易的机会和尊重自己付出。
实验是中学理科和小学科学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理化生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没有实验的理科教育不成其为理科教育,没有实验教学的理、化、生学科的教学,是违背学科规律和对学生成长不负责任的教学。举办这样的培训活动,是呼市教仪站深化职能和创新实践的探索,是积极服务教育教学的自觉。 这次盛大的培训活动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装备专家委员会专家后有为先生主持,市教仪站沈杏林站长在培训前,就培训活动发表了内容丰富和工作前瞻的高水平的讲话,他把教仪站的职能深化和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意义,作了深刻的阐述和解读,使接受培训者接受培训的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对实验与理、化、生和小学科学教育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次培训活动得到了“德桥教育有为装备工作室”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有为教育装备工作室”倾情策划了培训活动方案和设计了培训课程,并邀请了上海中科教育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威尔科技有限公司、麦克奥迪(厦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川布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正方体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和江苏酷腾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义务免费为培训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提供了最好的仪器与产品。邀请北京中庆现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义务免费为培训活动全程录播。在此特别鸣谢!
2017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