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是凯文·凯利“观察·反思·展望”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中文版先于英文版出版,前两部《失控》和《科技想要什么》在中国出版后,曾引起很大反响。
我比较怪,先读了必然,看完信息量略大,还一下无法消化。另外两本也在今年的读书计划内。先分享这本的读书笔记。
本书里一共提到了在未来必然会凸显的12种力量。分别是:
1、形成(Becoming)2、知化(Cognifying)3、流动(Flowing)4、屏读(Screening)5、使用(Accessing)6、共享(Sharing)7、过滤(Filtering)8、重混(Remixing)9、互动(Interacting)10、追踪(Tracking)11、提问(Questioning)12、开始(Beginning)
1、形成
未来的科技生命将会是一系列无尽的升级,随时间慢慢改变自己的功能,一直更新,一切都循序渐进,所以我们几乎不会注意到它们正在“形成”。
我现在把升级看作是一种卫生措施:只有定期升级,才能让你的科技产品保持健康。无论你使用一样工具的时间有多长,无尽的升级都会把你变成一个菜鸟——也就是说,你会变成笨手笨脚的新用户。在这个“形成”的时代里,我们永远都会是菜鸟,并永远因此保持虚心。
2、知化
2002年的生化危机1里就出现了人工智能——红后。
人工智能早从2009年以来就吸引了大量的投资,美国硅谷许多知名公司都在收购人工智能公司或是招募自己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但人工智能概念直到近几年才变得特别火,自动驾驶技术、Alpha Go……
而在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变得更加廉价、强大,并且无处不在,还拥有“改变一切”的力量。
人工智能可以在短时间读完巨量医学案例巨著,然后根据临床症状给出得病可能性从高到低的诊断。医学只是一个开端。
已经有公司在将人工智能与投资相结合,将来还有可能和营销、房产、护理、建造、体育等等相结合。
3、流动
原生性为免费复制品增添了价值,从而使它们变成了可以出售的商品:有8种“比免费更好”的原生性特征
1)即时性:发布的第一时间即可获得的满足感;
2)个性化:购买的电影也许会按照你所希望的那样重新经过了剪辑;而适应个人DNA的阿司匹林也比普通阿司匹林更有价值;
3)解释性:DNA基因序列不再需要昂贵的价格,但是解释这套基因序列的说明书告诉你它们是什么意思,如何使用将会变得昂贵;
4)可靠性:购买没有缺陷不是恶意程序的软件就是为可靠性付钱;
5)获取权:不再花钱购买某件物品的拥有权,而是简单获取的便利,以及不用再去维护的义务;
6)实体化:音乐是免费的,实体演出的音乐现场演唱会却是昂贵的;
7)可赞助:热心的受众和爱好者希望为创作者买单。但支付方式必须简单,支付的金额也必须合理,可以让他们看到支付后的收益,最后花出去的钱必须让人感到能让创造者获益;
8)可寻性:亚马逊最重要的资产并不是它的会员快递服务,而是过去几十年里积攒起来的上百万条读者评论,可以指导人们买到想买的东西。
4、屏读
今天,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变成了屏幕之民。
当世界上所有的书籍都由互联的词语和理念构成为一张流动的织物后,将会发生以下4件事:
1、处在流行边缘的作品将会找到受众。
2、随着文明进程中每一份原始文档都将被扫描并交叉链接,万能图书馆将增强我们对历史的理解。
3、收录所有书籍的万能图书馆,将会培育出新形式的权威。
4、全面、完整,收录所有著作的万能图书馆会比只是改进搜索技术的图书馆变得更好。
5、使用
对事物的占有不再像曾经那样重要,而对事物的使用则比以往更加重要。Lyft、Uber、Airbnb等等,无需拥有汽车或者房屋,就可以使用它们。
在我们向使用权靠拢并远离所有权的过程中,有五个深层的科技发展趋势起着推动促进的作用:
1、减物质化。用更少的物料制作更好的东西。
2、按需使用的即时性(Real Time On-Demand)。优步就是按需、即时的出租车服务公司。
3、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从中心化的组织向更为扁平化的互联网世界转变的后果是,每一个事物——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都必须更快地流动起来,以保证整体在一起移动。
4、平台协同(Platform Synergy)。例如微软的操作系统,其上能搭载各种其他人或公司创造的软件。
5、云端(Cloud)。将东西放置在云端上的首要目的是深度共享数据,其核心优势在于,它变得越大,我们的设备就变得越小巧、越轻薄。
6、共享
1、分享:在线公众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共享意愿。如facebook、Flickr、Instagram等。
2、合作:当个体们为实现一个更大目标而共同工作时,群体层面的结果就会涌现出来。用户们还对照片进行分类、贴标签、加关键词。
3、协作:有组织的协作所能取得的成果要超出临时的合作。
4、集体主义:与其将技术社会主义视为自由市场个人主义和中央集权这一对零和博弈的某种拖鞋,不如将技术共享视为一个新的、能同时提升个人和群体价值的政治操作系统。
7、过滤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过滤信息:媒介、管理者、品牌、政府、文化等……
现在较多使用的是推荐,型过滤器:如亚马逊的“更多类似”销售方式。然而只接触那些你已经喜欢的东西是有风险的,即你可能会卷入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漩涡,从而对任何与你的标准存在细微差异的事情都视而不见,即使你原本会喜欢它。
这种现象被称为“过滤器泡沫”(filter bubble),技术术语是“过适”(overfitting)。理想的过滤器是,我想知道我的朋友喜欢什么,而那又是我现在还不了解的。并且还会向我建议某些我现在不喜欢但想尝试着喜欢的东西的信息流。
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
8、重混
重混,对已有事物的重新排列和再利用,对传统的财产观念和所有权概念产生了巨大的破坏。
一个人如何“拥有”一段旋律?
9、互动
现在的所有设备都需要互动,如果什么东西不能实现互动,那么它就会被当作坏掉。
Nest公司的智能恒温器可以感知我们是否在场。分辨我们是否在家,醒着还是在睡觉。它的芯片与我们的云端相连,可以预测我们的生活习惯。久而久之,它构建出我们的起居模式:在下班回到家前的几分钟加热屋子或者降温,在外出时关闭系统。到了周末,会自动适应我们的日程安排。所有检测能帮我们将诶生大笔燃气开支。
而在将来,能够互动事物的拓展将遵循以下三个方向:
1、我们会继续给自己制造的事物添加新的传感器和感官功能。
2、互动发生的区域将会继续向我们靠近。
3、最大程度的互动会要求我们跳入到技术本身。
10、追踪
想要增加对自我的了解,通过测量与自身相关的数据揭露我们隐秘的天性,是一项不凡的工作。
现在有的温度计、心率检测仪、运动追踪器……
不久的将来,一个极其个人化的身体记录数据库(包括完整的基因序列)可以用来打造个人治疗方案和个性化医疗。
而自我追踪的范畴也远远大于健康,它涵盖了我们的整个生活。微型可穿戴的“眼睛”和“耳朵”能够记录所见所闻,这种流动信息被称为“生活流”。
11、提问
人类永远都有问题,从之前的电话查询台,到现在到谷歌、维基百科上寻找答案,作者曾问谷歌所有的搜索引擎每秒的搜索总次数是多少?回答是60万次,或者说是600千赫的频率。互联网回答问题的频率和电波一样快。
尽管答案是免费的,它们的价值却是巨大的。人们愿意为搜索,寻找答案支付越来越高的价格。
虽然机器能够无限拓展答案,但我们提出新问题的时间却有限。提出一个好的新问题与吸收一个答案的时间不成正比。与如今的趋势相反,答案将变得廉价,而问题会变得更有价值。
巴勃罗·毕加索在1964年就聪明地预测到这个结果。他说“计算机是无用的。它们只能给你答案。”
12、开始
这些年里,人类开始用微小的智能让没有生气的物体变得活跃,把它们编织进云端机器智能这张大网中,并将数十亿心智与一个超级心智相连。
庞大的数据库和广泛的交流本身并没有什么趣味,这个刚刚起步的全球心智的许多荒谬和令人害怕的方面将被淘汰。
书中提到一个“世界大脑”的概念,也有其他说法,例如智能圈、心智圈、智慧圈。也有人叫它全球化心智。它包括所有人的集体智能、所有机器的集体行为、自然界的智能相结合行形成的整体以及出现在这个整体中的人任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