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如果我们把微信朋友圈视作一个巨大的“虚拟剧场”,那么每个人都在这个剧场中进行着精心的表演,目的是为了建构在朋友圈中的理想形象。微信朋友圈给每一位表演者提供了一大批忠实粉丝,这些熟悉的观众都会努力地配合完成这场表演,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表演欲望。所以,这种虚拟社区与现实生活的“高度融合”使得人们格外重视自己在朋友圈中的形象。
戈夫曼拟剧理论的实质是“印象管理”。他认为,“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具体目标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
在“拟剧理论”中,戈夫曼用“印象管理”解释了我们根据什么来表演、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表演、怎样去表演的问题。戈夫曼认为表演是被有意或无意地设计出来的,用以给他人制造一个“我们是谁”的印象,塑造一个理想化的“自我”。
“理想化”
理想化表演是掩饰那些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不一致的行动。现实理想化的面孔,首先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掩饰。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表演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就是集中展示自己理想化的形象。在朋友圈发布内容前,人们通常会首先斟酌自己想发布的内容,根据经验猜测这条内容是否能够获得观众的肯定,是否会被某些人耻笑,是否被某些人知道后不利于自己等等。然后,我们再小心谨慎地编辑文字与图片,等待着回复和点赞。例如,大多数年轻女性比较热衷于把自拍照发布到朋友圈中,而在发布之前,她们往往会从多个角度拍摄多张,然后反复对比,挑出一张最能显出自己年轻漂亮的照片发布,甚至有人还会运用一些修图软件对自己的五官进行修饰,直到自己认为没有瑕疵后,才能放心地发布出去。曾经在网上热传的一个名为“老妈加了儿子微信好友,儿子的朋友圈画风突变”的帖子中,就揭露“当老妈加自己儿子为好友之后,儿子的朋友圈仿佛另外一个人”。例如为了给母亲制造一个在学校里刻苦努力的印象,儿子在朋友圈中发布在图书馆认真学习的照片,配上文字“放假三天,在图书馆,远离生活的烦扰,沉浸在书与知识的海洋,感觉很充实”,随后在评论中,他的母亲回复:“宝贝儿子,要照顾好身体”,而在同学的回复中,出现了“昨天跟我搓麻将的不是你?”、“上午跟我玩游戏的不是你?”等揭穿性的评论。虽然以上案例可能只是网贴发布者的虚构,但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心理确实普遍存在。只是大多数人往往选择屏蔽而不是针对性地发布。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内容时,有一个“谁可以看”的功能,系统给出了“公开”、“私密”、“部分可见”和“不给谁看”的四个选项。这一功能为理想化表演提供了便利。有时我们发出的内容给某一群体的人看到后会产生一些负面印象,不利于自己理想化形象的构建,于是在发布前选择只给部分人看见。
“神秘化”
拟剧理论指出,限制接触,保持社会距离,能使观众产生并维持一种敬畏,使观众处于一种对表演者深感神秘的状态。然而神秘事物背后真正的秘密是: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真正的问题是如何防止观众知道这事。
我们把与互动方保持一定距离,使对方产生一种崇敬心理的表演称为“神秘化表演”。戈夫曼认为,对一个人越熟悉,就越容易轻视他。所以,有的“熟人”更愿意在朋友圈里发布一些让人看不懂的内容或专业术语极多的行话,以将自己与大多数人区隔开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观众对演员产生“陌生”的感觉。
“误 传”
信息误传包括假扮、谎言这两种形式。假扮有神圣身份的人,比如医生、警察等,会被视为对社会交往的一种不可饶恕的犯罪;但假扮那些无足轻重的人,比如流浪汉,往往就不大会被在意。无论是“公然”、“坦率”或露骨的谎言,还是“善意的谎言”,传递的内容都与真实信息相违背。当我们疑惑一种被营造出来的印象是真还是假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想问的是:表演者是否有权进行这种表演,而不是关心表演本身是否真实。
简单来说,误传表演的目的是使观众产生错觉,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比如为了获得尊重,一个本来脑中空空如也的人在朋友圈中经常发布一些从网络上复制来的高深莫测的哲言,再如本来并不富裕的人却发布豪宅、豪车等照片炫耀自己的 “高档生活”。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无论是在真实的社会舞台还是在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工具虚拟舞台,每一个人都是用心投入表演的优秀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