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对一件衣服的最高赞美,不是“漂亮”,不是“好看”,也不是“舒服”。
而是“洋气”!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妈就一直在为把我捯饬成一个“洋气”的小姑娘而不懈努力。
5岁的时候,我已经有被小伙伴们称为“婚纱”的蓬蓬裙了,娇滴滴的粉红薄纱,细细密密的白色蕾丝,一层一层又一层,穿在身上又害羞又得意。
7岁的时候,有了人生中第一件旗袍。虽然是我妈做外套剩下的边角料,但毕竟也是手感极好的上等金丝绒,又有手艺精湛的老裁缝为我量身打造,我妈都不禁感叹:裙子像是就长在我身上一样合适!
11岁的时候,小学四年级,什么吊带裙、紧身直筒裙、丝袜,我都已经尝试过了。我妈还开始捣鼓我的头发,编小辫啊,盘起来啊,插上各种花花绿绿的发夹啊,总是乐此不疲。
如此的细致入微,如此的用心良苦,一旦听到别人夸我:这小姑娘真漂亮!打扮得真洋气!我妈那得意的神情,就跟奥运会得了冠军又中了500万大奖似的。要是对方再三分认真、七分客气地说:跟妈妈几乎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都这么好看。那我妈笑得,就跟水壶里刚烧开的水,咕咕嘟嘟地一个劲儿往外冒,遮都遮不住。
扯得远了,我们再来说“洋气”这件事。
在我妈心里,全中国最洋气的地儿,就是上海。不管是上海产的衣服,还是上海产的鞋子、包、化妆品,反正只要是上海的,就是怎么看怎么洋气!每次我妈逛街,遇见喜欢的衣服,一看产地是上海,接着两眼冒光,又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跟我感慨:南方人手就是巧,上海的东西就是洋气,质量也好,你看这料子,你看这针线······说这话的那股嘚瑟劲,不像是为自己眼光好而得意,反而像是一个上海小囡囡在夸耀自己的家乡。
然而我妈活了50多岁,还从来没去过上海,我爸不仅一次说,等天气不冷不热的时候,带着我妈去上海玩玩,我妈却总是一副很无所谓又很了然于心的样子——
上海呀,我知道,洋气嘛!
看着她那一瞥一瞥的眼神,听着她那转来转去的腔调,我真不禁怀疑,我妈心里那个总是最洋气的上海,是不是还停留在言情电视剧里那种“旧上海滩、十里洋场、车水马龙、太太小姐”的场景里。
谁知道呢!
除了上海这个最爱,广州也是个洋气的地儿。只是在我妈“越往南,人越精,越不实在”的传统认知里,广州虽然生产不少好东西,但也生产了更多坑人的假货,所以当我妈在商场里看到什么广州产的东西时,从来都没有像遇见上海货那样激动、亲切,只是淡淡地嘀咕几声:哦,广州的,看着还不错,挺洋气······
有明确的“最洋气之地”和“次洋气之地”,我妈对于“不洋气之地”的印象也很顽固——
山东就一点也不洋气!
什么衣服鞋子包包,山东人造出来的,永远都是中规中矩、土里土气的,比人家上海差了好几十年都不止。位于鲁西南的济宁市(我的家乡)就更白搭了,所以整个城市里哪有什么像样的衣服牌子,不是卖挖掘机的就是卖推土机的!
不仅不洋气,山东产的东西,我妈还总担心质量。当然山东人是全国出了名的实在,我妈倒不是担心偷工减料,而是觉得山东人太老实太“笨”,东西都设计不出洋气漂亮的样子,更复杂点的制作工艺,能完全掌握吗?
但我妈接着又说,如果质量和洋气只能选一个,她还是更喜欢看起来洋气的。质量差点,只要不是太贵,常买常换嘛,正好可以紧跟时尚潮流。
看着她一脸“参透世事不差钱”的样子,不得不说,我妈真是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