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已经好几个月没看书了,说起来很惭愧,这一段时间的确过得很狼狈。
前面有一段时间,看书有一点状态,就是每天都需要看一点,有一点融入生活的感觉,就像每天的洗漱一样,如果不洗,就会觉得不舒服,如果不看书,感觉自己满脑袋豆腐渣,看一看,就静下来一些,好像拿了块抹布在蒙了灰的玻璃上轻轻一擦,外面的时间清晰了很多,人也清爽很多。
一直以为我是一个执行力比较强的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我看了别人的做事态度和时间表后,才知道自己一直在自欺欺人,井底之蛙的感觉油然而生,就我这样的执行力,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幻觉会觉得自己执行力强呢?有些事压根就没想过,我认为,这三个字真是应该警惕。
我认为我是一个还算浪漫的人,但在别人眼里,可能就像榆木疙瘩;我认为,我坚强、有韧性,可现实中,或遇到事情,有可能就不堪一击;我认为我是认真负责,不管是对人对事,可往往在别人眼里,这个人靠不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落差或是错位,那到底是你认为或者坚信的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真实的你,还是别人眼中的你是真实的你?
周末开始看了一小部分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很有些感触。武老师说“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本是孤独的能量体,它需要在关系中借助镜子,照亮自己,当这个能量体彻底被照亮后,开悟就发生了。”
“爱是什么,爱是回应,是看见,是链接。作为一个能量体,我们犹如一个章鱼,会不断伸出自己的触角,如果这个能量的触角被接住,它就得到了祝福,而会变成生的能量。如果没被看见,而是被拒绝与忽略,那么它就会变成黑色、破坏性的、死的能量。”
我觉得我似乎为以上的迷惑找到了一些答案,人是需要与外界或者他人去触碰的,只有向外扩展,就像向外不断发出信号,反馈回来,在我们内心才能形成一个自我的认知,这个认知会比不通过此种方式而仅仅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真实得多,或者有意义得多。
我在想,我好好像就是属于不去向往触碰的人,突然感到有点可悲。那么我是如何变成不向外伸展的人的呢,环境和性格可能是最大原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觉得我与周围的环境有点融不来,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工作环境,但迫于生计或者历史原因,又很难去挣脱;性格呢,一直有点小清高,有点好高骛远的感觉,其实是自卑和自负的综合。如此环境和性格,久而久之,把自己孤立了,通过互联网看到一个真实又虚幻的世界和自我。
想想,这事其实还挺严重的。
有时候认知和行为惯性总是相冲突,明白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说的就是这个。很多人其实都是某种意义的病人,找准病根,才能根治。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不要放弃思考,我觉得我已经太久没有去理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了,放弃思考意味着变成僵尸,即使思考有偏差,也比没有思考好。
执行力和思考,是后面的努力方向,咸鱼需要在与生命外在的水里接触中,慢慢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