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就被各种庆六一蒙圈。
我是个贪恋“小时”的人,内心深处总不愿长大。不自觉中总认为自己还小,还需要不断地成长;下意识里承认自己的无知,处理事情不够成熟(未按现实运行规则来应对周围);对于同龄人所表现出的老道,自叹弗如;时时还在贪念儿时的无忧无虑,会不自觉的给自己奖赏,显现出孩童的无邪...这一切所带来的负面情况就是,对于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下意识尊重,而对于比自己年龄小的人,却是惊叹于别人的成熟与见识而不敢小觑;自然而然就带来了,表面的为人处世不够自信,成人现实世界规则方面的不够担当;内心对社会深刻的认识与表面天真烂漫表现的严重撕裂。
内心总想最大程度的保存些纯真年代,以对抗不得不因长大而溃烂的事实。
我不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是个凡事不自觉中依循书中标准答案的人,特别是在生儿育儿等生活方面。直至最近,才得以有氛围说出,没能给予儿子成长中及时帮助的伪成年人长久思索后的看法。
儿子小时,大概在二三年级,有好长一段时间有些事情及其困扰儿子,是关于他时常乐于帮助别人(例如借给同学铅笔、橡皮等东西),而他需要帮助时,同学不情愿帮助他甚而推脱的事情。他求助过我两次,我的第一反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别人为什么不帮,受班级老师言行的影响(因儿子刚上学时,任课老师多次在我跟前说孩子跟不上趟之类的话)?!深知在一个集体里,老师的权威性会导致意想不到的事情,自己也是过来之人。第二反应是护犊子的心情,感觉孩子很是受伤。孩子会不会觉得别人不怎么接纳他,该如何安慰他,开解他。第三才反应到,该如何具体教他应对此类事情。先是试着问儿子,你问别的同学借东西的时候,别人是不是正在忙其他的事情,会不会没听见,又或者他也没有多余的借给你用等等。努力在排除儿子生出,因别人的言行而得出自己不被同学接纳的感觉。等到儿子肯定的说出不是上述理由时。我就只能肯定的说出“标准答案”,这个社会还是需要与别人合作的,善意帮助人肯定是对的。大有“别人虐我千百遍,我待别人如初恋的感觉”。但是自己潜在的真实反应是:“我傻呀,总是帮别人,与人为善。别人如此自私,必须得回应”。就又给儿子加上一句:如果你确实觉得受伤了,那就下次等哪位同学需要你帮忙时,那就坚决的拒绝,理由是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
后来,在不得已时,透露出自己的第一反应心理。尝试着想让孩子与别人家孩子一样,做老师眼里的好孩子。如此这般,具有权威性的老师言行当中才会释放与孩子所生存集体环境有利的信号。不甘心中,通过重复给儿子讲解一个简单的故事“沉香木”来影响孩子对自我的判断,说到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判断,应该是在相当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正确的看法,当一个老师面对着50多个孩子,他怎么能做到充分了解这么多孩子,既然做不到,那么他的看法与判断那就存在不准确。当时的那种智慧不够,无力帮助孩子解答疑惑的心情至今还历历在目。
以至长久以来自己也在不断的思索,试图寻找解决之道。老家人常说的“脑袋蹲在别人肩膀上,嘴巴长在别人脸上,人家做啥说啥你能管的住”。对于这个,我又有一层理解,一辈子总是会遇到一些混蛋的人事,因混蛋人事的愚蠢致使自己受到伤害,没必要斤斤计较、睚眦必报;更没必要因别人的愚蠢,影响拉低对自己的评判,保持自尊与内心的真诚。
这是我在儿子前天关于同班同学推脱几次都未还所借贰拾元钱事情后,终于给儿子说“不要因别人的愚蠢与错误找寻自己的不是,惩罚自己”。儿子却是回应一句“一个人的人品怎么就值贰拾元钱”。
这句话却是让我头脑中反应出前不久一位妈妈因五元钱怒对年幼女儿的事情,处于不同环境的人或许都是有不得已的缘由吧!但是,应对事情的态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以选择的,这又引出另外一段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