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黄筌富贵、徐熙野逸”

摘要:两宋是中国绘画集大成的时代,其中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成熟,而黄筌和徐熙是中国花鸟画的两大代表,本文试着分析如何理解这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

关键词:黄筌;徐熙;黄筌富贵;徐熙野逸

中国花鸟画起源新石器时代。在唐代形成了雏形,于五代时期趋于成熟,而到了两宋呈现出盛极一时的面貌。而在中国花鸟的发展史上,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黄筌,还有一位就是徐熙。这两位不仅创造出两种风格流派,最主要的是他们对后代的影响。而对于两人的不同的画风,后人评价为“黄筌富贵、徐熙野逸”。但如何理解这句话,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这是宋以后直至明代,中国花鸟画坛上的两大风格

黄筌,四川人。历仕前、后蜀和宋初。13岁开始学习绘画,以其卓越的绘画才能博得当时统治者的厚遇。17岁入宫,任待诏职,直到晚年,从未离开过宫廷。后蜀设立画院时,授其为翰林待诏,赐佩紫金鱼袋,由其主持画院工作。后至孟蜀加到内供奉朝仪大夫,检校少府少监,上柱国,如京副使等职。在画家的官职中算是最高级别了。他一生出入宫廷,鞍前马后,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统治者的御用画家。

以黄筌为代表的工笔重彩的花鸟画,这一派其实应特别指出的是其用色的特色。黄鉴为主的画院画家,其表现风格一直为宫廷的主流,黄筌的画法是“勾勒填彩,旨趣浓艳”,就是先以线条勾勒轮廓,然后填以浓重的色彩。画鸟羽毛丰满,画花浓丽工致,他其风格特点是用笔工稳精细,重在赋色。另外美术史家认为,黄派在唐以来凹凸花的基础上,完成了“没骨花”的画法。《洞天清录》集中说黄筌的画“真以粉堆,而不作圈线”。这就是典型“没骨法”技法。沈括《梦溪笔谈》谓:“诸黄(黄筌及二子居寀、居宝)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轻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勾廓填彩,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方法,但与早于此图的唐代人物画与山水画相比较,此图勾轮廓的墨线大都非常轻细,似无痕迹,所赋色彩,也明显区别于唐画的浓烈艳丽,而是以淡墨轻色,层层敷染,更重质感。这种绘画风格,注重表达物象的精微、逼真。①

而这种表现手法,格调正适合当时皇家院体画,故人也称为是院体画派,这种风格到了两宋得到发扬光大,特别是微宗皇帝更是热哀于此道,所以这种流派也被两宋定为当时的正统派,故而当时称黄家富贵,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宋人画册的工笔花鸟花正此种风格,这种风格就是到现在,也是工笔花鸟画家的真正取法源流,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真正纳入独立画科、种流派的开始,因为黄筌的影响及后世对其的追慕及画面的效果,故而,后人冠于黄鉴之名,称其为“富贵”的特色,其实应理解为中国工笔画的源流而定格的。

徐熙, 五代南唐江宁人,出生于世代做官的江南显族,在后主时期也享有盛名,作品为统治者所看重。然而他志节高迈,放达不羁,不屑踏入仕途,以高雅自任,终生置身画院之外,后人称之为“江南布衣”。

徐熙,自身学养丰原,画法重笔墨的自身审美特色,求笔与墨的自然流变,以墨丰其境景,只有局部略饰丹青,画面不求富丽的重彩渲染。求境景格调的高远,笔法的灵动,是当时文人士大夫的一种心性所趋,也适合文人雅士的内韵所想,所表现的作品气氛是洁雅,古原,少用色彩的富丽,在加上人们的追求境界的不同,故而后人称为“野逸画派”,宋米蒂就曾评曰:“黄筌画布足收,易摹;徐熙画布可摹。”而此种画派是相对与当时黄筌院体派而言的,也就是说这种流派的画风有别于当时流行的正统派,而就称其为“野逸派”。而这种流派实际上正是我国写意花鸟画的先河。一直沿袭至今,说其“野”。因为与正统的院体有区别,说其“逸”,是因为这种风格与文人雅士的心性相符,是为“逸妙”的载体,故而称之为“野逸”。“逸”者,飘渺,“妙”者,不可言也。

二、这种说法是中国花鸟画成熟的一种标志

因为在中国唐代以前,中国画的人物画为主流,山水花鸟画来独独立成科,到五代以后,文人画渐渐占据画壇的重要位置,文人参与绘事,由于其内在人格的取向,那么,所表现的体裁多为花鸟画,山水画。到五代中国花鸟画已成为独立的画科。当然,当时朝廷的时尚(皇帝参加绘画),更助长了这种绘画风格的振兴,固然我们现在看两宋是中国画法备大全的时代,但真正繁盛的应属花鸟画,而又以工笔重彩花鸟画为盛。

花鸟画的官方的主流画派形成的同时,与之相对的官方以外的文人也独辟蹊径形成了一种风格迥异的画派,也就是以徐熙为代表的“野逸派”。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种说法——“黄筌富贵,徐熙野逸”,其实在大背景(时代特征上)是中国花鸟画的两大派别的形成。(这两大派别一直沿继至今),是中国工笔花鸟画在内容与形式成熟的标志。因为以前花鸟,山水画只是人物画中的配景,没有独立成科,到这种提法一出,即是中国花鸟画两大流派表现已明朗了,花鸟画已是画家从事绘画的精专此道的一种事业了。因而,花鸟画技法的多样性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也正是中国花鸟画成熟的一大特征的外在表达而已。

另外,这两种风格,从宋初形成,一直沿袭至今,虽各代都有名家大匠,但其风格无外乎此两种风格、或两者兼而有之、或两者各有专擅、或工写皆精,还有,如果笼统地说,是,写意(野逸),工笔(富贵)的分派,这样概念太模糊,真正意义上的大写意花鸟画,更看明代以后,而明代以前的花鸟画都是小写意,这种小写意得概念如何确定,很难!这是后人说得,是理念,不是定义,故而,理解“黄鉴富贵、徐熙野逸”,应为中国画鸟花画的主要两种流派的形成,这样比较合适或比较科学了,如不硬要说是写意画派与工笔画派的话,是有些牵强了。因为当时流世的画极少,徐熙的《雪竹园》在上海博物馆,这张画是谢雅柳鉴定的还没落款,看风格与现代的写意画大相径庭的,如何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些是本人的看法,没有褒己贬他之说。

注:黄筌的画《写生真禽图》,现藏故宫博物馆。

注释:

①朱丹.《谈黄筌与徐熙在花鸟画方面艺术风格的迥同》.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参考文献:

[1]杨维,林建群.中国美术史——古典美学思想与优秀作品赏析[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徐建融.中国美术史[M].上海书画出版社.

[3]李乡状.工笔画技法与欣赏[M].吉林文史出版社.

[4]金纳.工笔花鸟画[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392评论 5 47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258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417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992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930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99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652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27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63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82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32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118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04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8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99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76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057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