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服从?” “我们是否有不服从的自由?” “不服从的代价是什么?” 你的内心是否也与我一样,始终被上述问题困扰,那么不妨读一读艾里希·弗洛姆的《论不服从》,相信你能由此获得一些新的思考与启发。
熟悉我的朋友一定知道弗洛姆对我当下观念形成与价值树立的影响之深,早在几年前刚接触《爱的艺术》《逃避自由》时,就迫不及待想与他人分享。这几本小书不仅出现在我的书桌、床头,甚至还多次被我作为礼物赠给不同学生。无论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只要翻开它们,纵然没有得到解决问题的明确办法,焦虑不安的心也平静了下来。步入职场近两年,最近确实受到一些不合理的对待,无法理解某些复杂暗涌的人际关系,深陷在自我怀疑与摇摆不定的状态里,于是选择“逃”进书中。看见书题——《论不服从》的瞬间就牢牢定住视线,嗬,简直如同暗室逢灯。弗洛姆的作品并不难懂,分析、论证和说理都相当具有条理,文从字顺,首尾呼应,绝没有故弄玄虚、卖弄文采的嫌疑。这一点或许是脚踏实地用心做研究的学者们的共通之处,年初读《中国哲学简史》也仿佛面对冯友兰先生听讲,如沐春风。
01 人为何会服从?
作为人本主义者,弗洛姆在《论不服从》一书中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人存在五种需求,分别为关联需求、超越需求、根基需求、定向需求以及身份认同感的需求。为了实现或满足这些需求进行的尝试,正是亚当与夏娃走出伊甸园后人类摆脱孤独的方式。然而“在整个人类种族的发展中,人对独立自我的意识程度取决于其与所在部落的分离程度以及个性化过程的推进程度”,倘若个体无法在维持自身完整与个性的同时凭借主动的爱或积极创造与世界相连,那么这种关联需求的获得不是通过委身于人就是支配他者,而委从或支配的方式都是对人本质的放弃。
与母体分离后,为了重新找到安身立命的根基,人们不断寻觅并的确找到了诸如民族、宗教、阶级、职业等用以填补身份认同之需。又或者越来越多地将身份认同感转移到对从众的体验上: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潮流追求什么,我也趋之若鹜。弗洛姆对人的表述意味深刻,他指出人是最柔韧的自然力之一,人能够被用来满足几乎任何目的,仇恨或合作,俯首帖耳或特立独行,安于磨难或享受幸福。当服从被视为美德,不服从被视为罪恶,人们对服从的恐惧逐渐转换成对服从的认可与内化,甚至怀有一种服从的愿望和需求。为何人总是倾向于服从,为何人觉得不服从举步维艰,“因为一旦我服从了国家、教会、舆论等形成的权势,我就会有受到保护的安全感”,我的行为就被权势赋予了合理性,我就不必再为自己的不作为而懦弱自责。不作为的服从行为正是逃避自由的表现,自由沦陷时,思想也成为一纸空文。读到这里,我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也理解了一些人的行为动机。
02 何谓不服从?
弗洛姆反对将服从视为美德,但并不代表他认为所有不服从都是美德而所有服从都是罪恶。这是我们在读《论不服从》时务必廓清的观点。基于此,弗洛姆提出了两个有关服从的概念——非自主性服从和自主性服从。前者是对他人、机构或权力的屈服行为,暗含着我对自主权的放弃,在应由我实施意志或判断时接受我之外的人物替我实施或判断;后者是对自身理性或信念的肯定行为,是独立于外部的、发自内心的自我呈现。弗洛姆主张人对理性与意志的服从,如同康德忠诚于头顶的星空与内心的道德准则。在此意义上,不服从“秉持的首先不是反对的态度,而是支持的态度——它支持的是人的观察力,敢言其所见,并敢拒言其所未见”。对理性的肯定与对自由的捍卫,也意味着对责任的担负,弗洛姆教诲我们,不必咄咄逼人、犯上作乱,“人只需要睁开双眼,保持头脑清醒,并敢于承担责任去唤醒那些睡眼惺忪、浑然不知危险将至的人们”。此外,弗洛姆进一步分析道,服从他者是否构成事实上的屈从取决于这个“他者”是否代表理性权威,“他者”是否遵照普遍适用的理性行事。如果确是如此,我接受他们的安排也不必抛弃自己的准则。
03 不服从的结果是什么?
“为了不服从,一个人需有勇气忍受孤独、忍受愆误、忍受罪咎。”只有当他脱离了父母的指令时,只有当人独立成为一个完全成熟的个体并拥有自我思考和感受的能力时,才具备真正的勇气不服从权势。通过学习向权势说“不”这种不服从行为,人会成为自由的人。由此弗洛姆指出,自由和不服从的能力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运用自由不服从的思想领悟世界,就是在发挥理性的功能,就体现出人性本身。为此,要对基于传统、迷信、习俗、权势认可的一切都审以怀疑的目光、批判的态度,勇于求知。读到这里,我不再迷惘,也看清了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