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读书计划】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树立教师的典范>——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学而不厌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要保持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积极精神状态,时刻考虑的是不断进步。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许多人)不去培养品德,不研讨学问,听到了应当做的事(义),却不能马上去做;有错误却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担忧的。
温故知新
只能记诵的人不足以为人师。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社会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认知范围,或将认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传承,又要探索创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诲人不倦
教育是高尚的事业,需要对学生、对社会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为其服务。
教师以教为业,以教为乐,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诲人不倦不仅表现在毕生从从事教育,还表现在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学习而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
以身作则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言教,在说理以提高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实际指导行为方法。教师身教的示范对学生有重大的感化作用。因此,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
教师应以自己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凡提倡学生做的,自己必先做到;不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所说的和所做的一致,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当政者本身言行端正,不用发号施令,大家自然起身效法,政令将会畅行无阻;如果当政者本身言行不正,虽下命令,大家也不会服从遵守。
爱护学生
对学生充满信心,对他们的发展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学生是事业希望所在,应该加以重视和培养;能客观公正的看待所有学生。
教学相长
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