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看到死亡诗社这四个字的时候还是在蔡骏的作品《生死河》,我一直以来都有个习惯,那就是每逢到机场的时候都要去机场书店淘书,好像这样做的话就会使旅途变得更诗意,进而更有意义。在某一次淘书的过程中,我买了蔡骏那个时候的新作品《生死河》,这样一部有关于死亡和轮回的悬疑小说,也第一次知道了死亡诗社的存在。
那个时候我还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尽管现在也是如此,但却少了很多充实的感觉,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抽烟,也没有写这样的文字,当然,也没有如同现在这般的憧憬死亡,活着对于我而言,甚至是一件充满希望的事情。
而上述的一切,就是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的背景故事。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一生曾经被老师改变过,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有没有曾经被我的老师所改变,那些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我已经难以再从中找到属于我自己的痕迹了。我对很多人都说过,在高三那个与真正理想所格格不入的时间里,我却是过着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无数个语文课上,我都在看着自己想看的东西,那些本应该是充斥着诸如《逍遥游》《离骚》的时间里,和我坐在一起的却是阿来,是托马斯哈里斯,是蒋勋,我不知道没有语文老师的宽恕和特殊对待我还会不会像那个时候的自己一样看着想看的书,正如我不知道我的生活会不会在某个时刻戛然而止,也许我会臣服于此,也许我还是一意孤行,我和这周遭的一切一样,在不知道的大背景下,最终迎来预料之中的意外。
这可能和死亡诗社的中心内容和中心思想有些偏离,但请原谅我,我实在提不起兴趣去谈论任何有关于教育的问题,两部作品中的死亡诗社对于我来说都不是教育所能概括的。《生死河》中的死亡诗社代表了冥冥之中牵着男主命运的线头,电影中的死亡诗社则代表了一种对抗权威对抗古板教育的精神,这些都宏观庞大了,那些个迷惘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而引发的毫无头绪的焦躁,才是真正站在我们面前的瓶颈。但其实这也不是我所要谈论的,再自私一点地说,这些个或是电影中的学生们,或是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们所碰到的瓶颈,都与我毫无干系。你们大可以在王朔的小说中感受这种被他形容为《凶猛动物》的感觉,也大可以装作哲人的口吻说:这就是成长。但最终的最终,还是要回到我要不要活着或是我要不要去死之类的问题,然后你才会与我相遇。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
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惠特曼
好像《麦田中的守望者》中有这么一句话:当年轻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光荣的死,当年长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卑贱的活。我们之中大部分的人都成不了守望者,甚至于守护自己都难以做到,所以我如果在这里劝你要守望你的心智,守望你的理想,那我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为了赚取流量和眼球的熬汤人,我厌恶这样的角色,有的时候你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但是你就是无法做到,你想要守望这些你知道应该守望的东西,但是你仍是选择了放弃,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做一个异数还是做一个不越雷池半步的正道人士,对于自己来说都是毫无所谓的选择,而不论是何种选择,说到底也难逃对及时行乐、生命意义的追寻,无论是何种选择,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个东西都会拥抱你的生命。愿你在那个时候,还能够记得我今天跟你讨论这些,那便是这篇文章的最大意义了。
最后的最后,为了绕不开的诗歌,赠诸君诗一首:
所有所有窗子
云
你
云离去
影子被阳光晒热
心不知所向
不知道谁唱
就这样活着
就这样死去
——顾城
活着时还可以不忘死亡,死去时还可以回忆活着,这就是我以为的最大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