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经典诵读案例评比获奖作品)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反复诵读,读通读顺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初步理解苏东坡文章的基本内容,体会其豁达的胸襟和人生智慧。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明确目的。
(1) 猜猜他是谁?
余光中老先生说,如果他要出去旅行,不会找李白一起,李白不负责任。也不会找杜甫,杜甫苦哈哈的。他说他要找一个适合做好朋友,有趣的人去,大家知道他是谁吗?苏东坡!为什么余光中先生要选苏东坡呢?因为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的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位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酒仙、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
(2) 观看纪录片《苏东坡》第二集。
【一蓑烟雨】主要讲述苏东坡在黄州苦难中的自我超越。苏东坡被贬黄州,生活困苦,精神孤独。面临困境,苏东坡完成了人生的重要转折,从苏轼变为苏东坡。
(3) 明确学习目的。(出示PPT)
①借助注释,反复诵读,读通读顺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②初步理解苏东坡文章的基本内容,体会其豁达的胸襟和人生智慧。
2、 准确停顿、读顺文章。
(1)标准拼音停顿、教师范读,提供模仿。
元丰六年/ 十月十二日/ 夜,解衣/ 欲睡,月色/ 入户,欣然/ 起行。念/ 无与为乐者, 遂 (suì)至/ 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 亦未寝(qǐn),相与/ 步于中庭。
庭下/ 如/ 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 竹柏(bǎi)影也。
何夜/ 无月? 何处/ 无竹柏? 但/ 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2) 学生多形式朗读。
①主动查阅、自由朗读;
②学生品读、评导结合;
③小组赛读,互相比拼;
④配乐齐读、走入意境。
三、欣赏书法、提升素养
四、研讨分享、深入文本。
(1)理解重点字词及句式,疏通文意。
①词语理解:户、欣然、行、念、遂寻、 寝、 相与、 空明 、盖、 但、耳。
②特殊句式
倒装句:
A相与步于中庭:一起在院子里散步。(状语后置)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的人罢了。(定语后置)
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2) 重点句子品读。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苏轼“寻”的是什么?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则小品文,更像是他自己的日记、心情随笔。
“解衣欲睡”本来已经把衣服脱了准备睡觉,结果“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导致他“欣然起行”的绝不是“月色入户”。此夜即便没有月亮,他也不可能睡得着,真正让他不睡的原因是内心的孤寂。一个人之所以感到孤独,要么是身边没有人,要么是身边即便有人,而那个人在情绪情感上与自己不在同一个频道、同一个频率。所以他说“念无与为乐”,没有人可以与他交谈取乐。作者不说“无与为谈”却说“无与为乐”,乐即取乐,人生在他看来就是一部喜剧,过日子就找乐子。所以才有了东坡肉的创意,才有了河东狮吼的段子。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穿好衣服去承天寺寻找张怀民。那么苏轼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那个夜晚到底寻的是什么呢?
寻的是地,宁愿舍近求远,也要冒着月色去远处的承天寺,一个破败的、装修并不豪华的、四处空荡的寺庙。
寻的是人,一个叫张怀民的人,一个同样被贬谪被弃置的人,一个精神上灵魂上与自己契合的人,
寻的是情,被贬谪之后的失落,身处他乡的孤独,无事可做的空虚,怀才不遇的郁闷,知己难求的渴望。
佛性的人眼前所见的景也是如此之佛性:“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两个简单的景物一个营造了清凉宁静、似真似幻的意境,一个象征了高洁和坚毅。
写作此文时苏轼45岁,45岁可以说是人生哲思的高峰时段,很多人都是在这 个年龄段把自己、把世界看清楚的。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觉得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到了这个年龄逐渐明白上天的命令,就是上天要你来到这个世界最终要你做的事情。苏轼此时已经完全明了,所以他抱着一种佛性的自我调侃,自我排遣,称自己为“闲人”。
所谓的豁达,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原谅他人的错误,而是笑看自己的不幸。苏轼就是这样。
(3)画思维导图。
五、读后写感、理解文旨。
【学生读后感3篇】
(01)回忆苏学士
武汉市旭光学校801班 陈汝楠
作为一篇出现在中学课本上的文章,《记承天》有着太多的不寻常:出自经历完“乌台诗案”,流放黄州之后的东坡居士之手;记叙的事件简单得让人初读时根本意识不到它在历史上的盛名。 初学此篇文章时,我们甚至还戏谑这是一个失眠症患者在半夜时分的真实写照:夜晚翻来覆去地怎么也睡不着,内心因看到照入门户的月光十分喜悦,便乘兴去搅扰自己的好朋友,硬拉着他在庭院里谈天说地......然而回过头细细评味才能发觉这意境的不可多得。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伟人对待身边稀疏平常的景色的看法与我们就截然不同。月色在我看来只觉得乏味而寻常,却在他眼里变出另外一副模样,生出另外一番风采。借他之眼,一席皎洁月色引着我们的思绪来到了千年前苏轼的脑海中,进入了这个千年前的场景,到达了一个我们所无法到达的时代。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对“为乐”的理解,一起喝酒吃肉是为乐,滋事找乐是为乐,鼓琴品乐也是为乐,在苏轼眼里,能开怀畅谈,赏景望月才是“为乐”。曾经意气风发的文豪苏轼身边不缺仰慕者追随者,然而“乌台诗案”却驱散了那些围绕在他身侧的人群,只留下一个坚贞不移的张怀民,一个有着夜半赏月情怀的张怀民。在朦胧月色下,相伴漫步着畅谈人生诗歌的这一双人影之间的这份诚挚友谊又怎么不叫我们“心向往之”?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样的清幽环境描写所反应出来的作者心境平静的近乎可怕。明明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无妄之灾,为什么他不像龚自珍那样向皇权发问?为什么他不像柳宗元一样以诗词抒发内心的郁闷?他的内心好似这一滩清澈的潭水,从容而自得。
我们爱苏轼,爱他之文采,也爱他之对人生的体悟。苏学士的文章在千年之后仍然带给我们诸多的感触。短短几行,对友情的理解,对人生的自得都久久回荡在我脑海中,勾起我的万般思绪。
(02)苏轼为何睡不着?
武汉市旭光学校801班 常雅
读这篇文言文的题目,就令人既疑惑而又引起了阅读兴趣——苏轼竟然在夜晚时游玩!倘若换做是我们,兴许早就放下疲惫的身子躺在了床上呼呼大睡。我想,苏轼睡不着一定是有原因的。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两句是文章中最直接表露出苏轼睡不着的原因之一。许是苏东坡爱风景,看到皎洁的月亮精神便振奋起来;用衬托的手法由别人的不闲衬托他与张怀民的“闲”,许是苏东坡白天很清闲,导致他夜晚时身子一点都不疲倦。然而这是一种猜测,但我们也不能一口否定。
苏轼生活在宋朝,他很有才华,是个名副其实的文人。但是,他也遭受过许多的磨难,“乌台诗案”以及多次被贬等等这些挫折一次又一次地像大浪般向他拍打过去。
或许,苏东坡睡不着是因为在挂念百姓吧?无论贬官在何处,苏轼都不曾放弃救济百姓。当他看到百姓被欺压,却无能为力时,他只能记在心里,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造福于百姓;当他可以献出自己的力量时,哪怕失信于友,他都毫不在意。因为他只奉行一个宗旨:百姓的生活能得到改善。
或许,苏东坡睡不着是因为自己太孤寂了吧?要不,他为什么“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呢?张怀民是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至黄州。如此,他们就有了共同的话题。人类是最富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其中友情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朋友,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你拥有了这么一个朋友,可以说是非常的幸运了。而苏东坡就是一个幸运的人。
或许,苏东坡睡不着是因为他困惑于自己为何会身处在黄州吧?苏东坡做事光明磊落,是个正人君子,是个体贴百姓的良官,他怎能不困惑呢?这其间的原因却是被朝廷奸臣所诬陷的。一个国家有这样的奸诈小人做大官,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的确,此夜此时苏轼睡不着,这里面也混杂了许多的原因。但我想要赞美他的是,虽然他的内心孤寂,但是他在贬官至黄州期间,他把自己活得像农民一样,活得更是潇洒自在。他所说的“闲”,不过是找到知心好友的喜悦,还有那作为农人去生活的优逸。
(03)从《记承天寺夜游》看苏轼
武汉市旭光学校801班 夏琰乘
苏轼是个传奇。
苏轼考过两次第一。第一次的主考官是欧阳修,欧阳修认为苏轼的文章写的太好了,以为是他的弟子写的,在不知情中为了避嫌就给了苏轼第二名。苏轼后来又考了一次,直接考中了进士,开始入朝为官。
苏轼做了官后就写工作报告,作为诗人,文章中免不得带有一些主观性的字词。当时宋朝群党纷争,新党派恨不得立马让旧党派死绝,看见了苏轼的文章就挑那些有歧义的字词去诬陷苏轼,然后苏轼和其他官员就被抓起来了。
本是死罪,但是旧党派的元老以及退休的王安石都劝皇帝不要杀苏轼,于是苏轼就被贬到黄州当一个无意义的团练副使。
黄州本是他受苦受难的地方,但苏轼有豁达的心胸。超然的他在黄州找到了人生中的美好。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黄州第三年所作。
晚上,苏轼脱了衣服将要睡觉,看到月光照进门,就开心地披上衣服出门。这有点像我们小时候晚上睡不着,偷偷爬起来看电视一样。由此可见苏轼有真性情,做事随本心,不做作。
“念无与为乐者”,苏轼仅仅想的是没有一同玩乐的人吗?稍有常识的人肯定会说不,因为他是个有高雅情操的文人,不拘泥于世俗的快乐,他想要的是那种与自己观念相同,性情相同,为人处事相同的交心好友,正如伯牙和钟子期一样的知音。那个晚上与苏轼一同散步的张怀民,也是被贬到黄州而晚上睡不着的人,这就是缘啊!
苏轼在水中看竹子柏树的倒影以为是藻和荇,而他又说:“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他这种从平常看出不平常的能力,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文人墨客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念,所以说是孤傲的,但苏轼却说自己是“闲人”,这里的闲不是指社会闲散人员的闲,而是官场之外的闲适,是面对困难是悠闲的心态,这也符合苏轼一贯乐观积极的作风。
透过苏轼,反省自我。现代人面对工作、工作、学习的难题是时应该有苏轼那种乐观豁达的心态。东坡肉就是苏轼面对难以下咽的肥猪肉而研究出来的。
再回顾苏轼的“闲”,也许我们就缺少这样的闲。这种闲能减去压力,让人放松,让人心理健康,让人有苏轼那般“即使我被朝廷弃置到一个偏僻荒芜的地方但是我还能从个破寺庙找到快乐”的超然与豁达。
面对坎坷不平的人生,要说有什么好方法解决问题,我只能说无可奉告,但问我心态如何调整,那么最好去学习苏轼,去学他的乐观与豁达,去学他总想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