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旁边有座山。从小它在我心里高不可攀。爬山是小学唯一许可的户外活动。山顶曾是初中举行青少年马拉松定的终点。至今还能想起那场长跑,扭了脚的我气喘,慢腾腾的长途跋涉。别人用跑,而我用走。第一次深切尝到落后的滋味。
十几年后的现在,第一次领先生见父母,我嘚瑟地告之:「我家旁边有个山诶!」结果一起爬了会儿,我就嚷:「不行了,得歇歇!」他惊讶感叹,这体力太不济!
说实话没多累,可爬着爬着心里涌现出小时候的那感觉。路越发长了,遥遥无期。尽管我现在已是成年人,没几步就可以登顶了。
心存一丝怕,腿迈不利索,被看笑话不太妙。那天以后,凡是日头高挂的天气,我就爬山一遍又一遍,多少弯弯曲曲的坎儿渐熟记于心。过了差不多小半月,那种不可逾越的感觉终于彻底消散了。
时过境迁容易得到认同而心生感慨。可身处依然如故的情形,恍惚间忘了自己并非昨日之我。随着时间成长,已有了足够的能力,自己却困在昨日的成见里,越不过那道坎儿,行动起来挫折连连。徘徊于往日旧地,无法构建新地图来指引。
停留在老看法上更舒适。孩子越小,就越只看得到父母的见识和优点,深深依赖于他们的思考判断,尊重他们的决定。那种迷恋与安全感的回馈,在父母眼里就是孩子对他们爱的表现。
而分离这些情愫,迈向独立思考,父母的权威形象会大受影响,对自己的支持也会岌岌可危。有些人于是选择保持原状,习惯于走平坦的道路。可是成长首先得摆脱对父母的老看法,虽然痛苦但也是必经之路。
舍弃老看法意味着打破旧有的循环。教育不仅是花钱把孩子放进培训班,自己听从老师配合就万事大吉。我有一位朋友是英语教师。按道理讲,教自家孩子英语比起其他的父母来多了份优势。
这位老师以前学英语的时候下过苦功夫的,毕竟当时的学习资源有限。现在的她认真负责,常督促要努力吃苦,也教出很多优秀的学生。可是在她的潜意识,英语与痛苦紧密联系。
教会学生再来教自己的孩子时,情形不太一样了。首先孩子比她的学生年龄小得多,其次,孩子眼里就是面对妈妈,比学生更敢说这个苦那个累。所以这位老师越教越想要为难孩子。好让孩子早早领悟英语与痛苦的必然关系,不再反抗这个观点的权威性。
在倾诉自家孩子如何难教之时,这位老师也承认自己格外缺乏耐心,控制不了怒意。她了解好的方法与教学技巧,可是她对英语本身的感受更影响孩子。
孩子还小,自身自然性强,感受到痛苦就会选择逃离。作为家长的她,得要打破自己的魔障,培养热情和好奇心去感受英语,她的孩子就能更快地体会到学习语言的乐趣。
很多时候教育机构无论是学校,早教还是兴趣班,师资、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只是噱头,优秀的生源才是它们胜出的关键。而成为为资质不错的学生,家庭教育发挥着极大的影响。作为父母本身需要不断的自我反省和修正行为,孩子感受到你的积极进取,对学习的态度就成熟快乐一些。
近日还流行毒鸡汤。当旧看法行不通的时候,还一味地据此行事,容易失败。万维刚的一篇文章谈到说,从失败到成功的跨度要比失败再失败要大得多。
过去的失败经历,对你未来的成功,一点帮助都没有一个一直失败的人,将来最大的可能性也许是习惯性地再次失败,还不如新人。
就跟打牌似的,开场顺利,没人压你,整个状态越来越顺,一手臭牌也可能成绩不错。我们会本能地对待成功和失败。
成功了我们可以找找自身原因总结一下经验,失败了我们根本就不会总结什么真正的教训。
这就好比说,自己申请了好几家公司的工作,只有一家录了。这时我就更爱滔滔不绝地分析此伯乐一眼相中自己的哪些专长。
而拒绝我的其他几家,就会用天气不好,HR心情不好,或者着装不到位等等不着边际的借口搪塞,甚至闭口不提。反之,我们也乐于用此类种种借口去安慰别人,不爱提醒对方找找自身的原因。
停留在老看法,不愿意打破循环,失败的话就越失败。很多情形下,我们自己不知道,一旦不对也没人指出来。被人指出来的话,又误以为在说自己不行。人家对事而谈,自己以为是对人,敏感多疑。面对失败,错误太大,覆水难收;错误太小,不值得一提。仿佛什么都懂。
形成了这种固步自封的状态,往往在于我们缺少元认知能力去判断某种看法重要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太依赖于主观感受判断,而不会等情绪安定后反思自己。形成把自己困在自我证言里的习惯,脱离不了认知局限。
除了每日反思以外,可以勇敢一些,自己做一次新的尝试。然后把那种做好的感受记录下来,给大脑强化,用新的感受取缔旧看法。哪怕是持续写作,或者早睡早起这种改变,如果拖延时负面情绪占据心智,就会不停谴责自己,这样无形中加深对痛苦经历的记忆。还不如成功一次,让自己记住做好的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