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模式
工厂模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创建型设计模式,分为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工厂模式旨在把对象的创建和使用分离开来,把创建对象的职责交给工厂类,这样会有哪些好处?
解耦:对象的创建和使用分离
减少代码重复、创建蔓延,降低维护成本:对于创建较为复杂的对象,可以减少代码重复、降低维护成本
简单工厂模式
介绍
简单工厂模式-又叫做静态工厂方法,工厂类提供创建对象的方法(如create),接收一个参数,通过不同的参数实例化不同的产品类
简单工厂方法并不属于23种常见设计模式之一,适用于相对简单的场景,创建较少的对象。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违背了开闭原则(对扩展开发,对修改关闭)(可以通过反射机制避免),因为在扩展产品类的时候需要添加条件分支(如if-else、switch-case),需要修改工厂类方法
简单工厂类图
简单工厂模式角色分配
- 工厂(Factory):负责实现创建所有实例的内部逻辑,工厂类可以被外界直接调用,创建所需的产品对象
- 抽象产品(Product):负责描述所有实例的公共接口
- 具体产品(ConcreteProduct):简单工厂模式的创建目标
代码实例
创建一个可以展示不同图表的工具,可以展示柱状图、饼图、折线图,每个图表对象都有方法display()
展示图表。
简单工厂
public class ChartFactory {
/**
* 创建图表 负担太重、不符合开闭原则
*/
public static IChart create(String type) {
switch (type) {
case "bar":
return new BarChart();
case "pie":
return new PieChart();
case "line":
return new LineChart();
default:
return null;
}
}
}
静态方法工厂
public class ChartFactory2 {
public static BarChart createBarChart() {
return new BarChart();
}
public static PieChart createPieChart() {
return new PieChart();
}
public static LineChart createLineChart() {
return new LineChart();
}
}
反射机制改良简单工厂
使用简单工厂模式,当我们需要扩展的时候,是不符合开闭原则的,如上面的例子需要多一种图表展示,那么工厂类的创建方法就需要多处理一个条件分支。那如何可以让我们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呢?使用反射机制是可以做到的
public class ChartFactory3 {
public static IChart create(Class<? extends IChart> clazz) {
IChart chart = null;
try {
chart = clazz.newInstance();
} catch (InstantiationException |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chart;
}
public static IChart create(String className) {
IChart chart = null;
try {
chart = (IChart) Class.forName(className).newInstance();
} catch (InstantiationException | IllegalAccessException |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chart;
}
}
Spring 的Ioc容器是通过配置文件和反射机制解决了简单工厂中的缺点
工厂方法模式
介绍
工厂方法的使用频率很高,经常可以在一些项目中看见
工厂方法(Factory Method) - 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工厂方法针对每一种产品提供一个工厂类,通过不同的工厂实例来创建不同的产品实例,相比于简单工厂来说,不再提供一个统一的工厂创建所有的对象
优点
- 工厂方法模式很好的减轻了工厂类的负担,把一种类交由一个工厂创建
- 同时增加产品类并不需要修改工厂类,只需要添加创建该产品的工厂即可,使得工厂类符合开放-封闭原则
缺点
- 对于某些可以形成产品族(一组产品)的情况处理比较复杂
工厂方法类图
工厂方法模式角色分配
- 抽象工厂(Factory):创建对象的工厂类的接口或父类
- 具体工厂(ConcreteFactory):实现抽象工厂接口的具体工厂类
- 抽象产品(Product):工厂类所创建对象的超类型,也就是具体产品对象的共同父类或接口
- 具体产品(ConcreteProduct):具体产品由专门的具体工厂创建
代码示例
对上面简单工厂模式的例子修改,增加一个工厂接口和实现接口的具体工厂类
工厂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ChartFactory {
IChart getChart();
}
工厂实现-柱状图工厂类
public class BarChartFactory implements IChartFactory{
@Override
public IChart getChart() {
return new BarChart();
}
}
抽象工厂模式
介绍
抽象工厂模式是比较难理解的工厂模式了,它的定义如下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 为创建一组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提供一个接口,而且无须指定它们的具体类
- 抽象工厂是应对产品族概念的
- 工厂方法模式是一种极端情况的抽象工厂模式(即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抽象工厂模式),而抽象工厂模式
可以看成是工厂方法模式的一种推广 - 最大的缺点就是产品族扩展非常困难,增加一个产品,工厂类就需要增加一个创建该产品对象的方法
抽象工厂类图
抽象工厂模式角色分配
- 抽象工厂(AbstractFactory):创建对象的工厂类的接口或父类,包含所有产品创建的抽象方法
- 具体工厂(ConcreteFactory):实现抽象工厂接口的具体工厂类
- 抽象产品(AbstractProduct):具体产品对象的共同父类或接口(有多个,一个产品族)
- 具体产品(ConcreteProduct):具体产品由专门的具体工厂创建
如上类图,ProductA
和ProductB
是一个产品族的两个抽象产品,两个抽象产品都各自有可能有多个实现,ConcreteProductA1、ConcreteProductA2、ConcreteProductB1、ConcreteProductB2都是这些抽象产品的具体实现。AbstractFactory
是工厂类的抽象接口,包含所有产品创建的抽象方法,工厂类不止是去创建一个产品对象,而是负责创建一个产品族的对象
代码示例
有组装过台式电脑的人可能知道一台电脑有很多配件组成,有CPU、主板、显卡、内存、硬盘、外设等,这些配件就可以看成是一个产品族的产品,而各个配件有不同的生产厂家和型号,有的可以混合搭配、有的需要指定型号。这里为了简单,假设只需要CPU和主板,CPU的生产厂家主要是Intel和AMD、对应的主板型号也不尽相同
抽象工厂
public interface IFactory {
ICpu createCpu();
IMainboard createMainboard();
}
抽象产品
public interface ICpu {
void installCpu();
}
public interface IMainboard {
void installMainboard();
}
总结
工厂模式区别
- 简单工厂:使用一个工厂对象用来生产同一等级结构中的任意产品。(不支持拓展增加产品)
- 工厂方法:使用多个工厂对象用来生产同一等级结构中对应的固定产品。(支持拓展增加产品)
- 抽象工厂:使用多个工厂对象用来生产不同产品族的全部产品。(不支持拓展增加产品族;支持增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