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节
大鱼的导演梁旋说道,该片儿童看神话,年轻人看爱情,中老年人则看人生感悟。事实上,这部片子的确可以从这三个层面去解读。
而豆瓣和知乎一边倒的骂声,把剧情一元化为为了爱情,爷爷,族人,备胎都可以牺牲,这种评论让人无语。
不过,相反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或许,从这种腻烦,逆反情绪中,可以看出来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爱情,吸引人的地方,不在于狗血剧情,不在于困难重重,死去活来;在与灵魂相遇,相知的欣喜。好的爱情,可以对抗平淡的日常,无需其他任何狗血剧情来调剂。
另外,电影的确有不成熟的地方,但绝不仅仅局限于三角恋,爱情的排他性之类。看书和看电影,观者的阅历,心智成熟度是非常重要的,作品一出来,怎么解读,在于读者。要不怎么会说一千个人心中,一千个莎士比亚。
就剧情来说,当老年的椿在开头提出人的本源问题(人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种感悟),以及最后结尾提到的,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你不妨做些喜欢的事情,不妨去创造奇迹。
带着这些拷问和建议,再来看椿和鲲之间的感情,是不是更像一种守护,责任?鲲因救椿而死,所以椿拿自己半条命去换回他的命,而且要时刻守护他,待他重回人间,就是椿的死期。
重生的鲲化做一条小海豚,眉心中间一条红印(鲲生前眉心就有,椿正因为该特征找到他的灵魂),椿背着族人小心翼翼地照料鲲长大;
后来族里六月飞雪,大雨磅礴,族人怀疑鲲是不祥物,要椿交出来鲲时,椿死命防抗,并在湫的帮助下想送鲲去人间,但是最终失败告终时,天漏洞,大水淹没族人的家园,椿以自己的生命,换回了族人的安全。
整个过程中,椿对鲲义无反顾的守护,责任,以及对鲲长大成人的期许,是不是更像母亲对孩子的感情?幼小的婴童离不开母亲的照顾,而母亲对孩子的感情,也是无私的,不计回报。
再进一步,鲲离了椿的照顾就会死;而反过来,鲲离开椿去人间,椿就会死;椿为了鲲,不被族人家人理解,甚至被视为异数,害群之马。梦想(找到并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我们自己本身的关系,很多时候,不也是这样的吗?
如果把最后老年椿提出来的“人活着就是为了创造奇迹”中的奇迹,理解为通过努力,发现自己的天赋,徜徉在天赋得以伸展的自由世界,创造生命的奇迹,该影片底层的寓意就会凸显出来。
人的梦想,也同样需要呵护,只有这样,它才能像鲲那样,日益壮大,直至最终成为你赖以立足的本领。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以及周遭人的嘲笑,不理解,甚至伤害父母,朋友的心。
就像椿的爷爷对她的建议:“你只要自己认为做的善良的,正确的事,不要管别人的看法;那是他们的事情”。
对于梦想,我们应该持有的就是这种态度。
而湫对椿的感情,并不是像电影《飘》里,斯嘉丽对艾希礼那样,把艾希礼作为白布,盲目地投射自己对于爱情的幻想。
世间最常见的就是这种爱情,占有,偏执,自私,自以为是占主导。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青春是一辈子最美好的时光?因为苦苦追求某种东西,是年轻人的特性。青春期的我们,无论是对于爱情,还是对于梦想,都是一厢情愿的孤注一掷。
然而,反过来看,正是这种纯粹,不功利,忘我,专注的感情,才会让青春变得值得回味。
鲲的名字,是湫提出来的。湫说自己见过椿所有的时刻,尴尬,伤心,可爱……他最怕湫受苦。这也正是他对椿的感情之所以纯碎的原因之一。
椿更像他要好的伙伴,亲人,只有奶奶的他,自小孤苦伶仃,椿的存在,或许像个太阳,温暖了他冰冷的世界,椿的善良,乐观,被父母宠爱的幸运,或许都是他向往的。
他早已把椿当成自己的家人,所以能够急她所急,不计回报的去呵护她,在过程中,他已得到回报,因为这是他快乐的源泉。
影片最后的彩蛋里,提到灵婆把掌管灵魂的职位传给了重生的湫。这样的安排值得玩味的。
在这个掌管人间风雨,各种生物的族群里,鱼婆和鼠婆掌管着死后的灵魂,好人死后灵魂去鱼婆那里,坏人死后灵魂去鼠婆那里;他俩的职位都相当无聊,一个自娱自乐,一个变着法子想逃离去人间。
鱼婆把螳螂掐头去尾当烟抽(让人想起来美剧《老友记》里joy的经纪人Estelle那个抢镜头的香烟罐),养了很多猫,可以用来做轿夫,闲极无聊还可以变凳子,桌子,凑圈儿打麻将。
鼠婆犯忌被惩罚,不能见阳光。犯什么忌没有具体罪状。影片里交代她喜欢人世间,估计是由此而获罪。后来鼠婆逃到人间后的事情,没有交代,所以这一条线稍显薄弱,故事度不够完整。
与鼠婆获罪被罚掌管灵婆职位不同,鱼婆是同椿一样,为了偿还所欠的债主动要求这个职位。而她掌握生死大权,同时公正,无情。
无论是影片中的猫,百无聊赖时打的麻将,还是她对于椿,湫拿一命换命的行径的吐槽(我们这些老家伙,想方设法想多活几年,而你们这些年轻人对待自己的命,像对待路边的石头),这些细节,均赋予了鱼婆可爱,善良,富有侧隐心的形象。
比起鼠婆对人世间的执着,贪恋,生性狡诈,鱼婆多了些温情,搞笑,佛性,她对一些事情随性,并没有那么执着。
而鱼婆活了700多岁,她的职责,类似于阎王爷手下的钟馗,拿着生死薄,掌管生死。
鱼婆选择湫继承衣钵,大概是因为天命安排如此。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从湫身上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因为湫对于椿的守护,表明了他具有悲天悯人,公正的能力,可以掌管万物的生死,因而比较适合这个职位。
湫因为对椿的爱和实际行动,获得了重生(或者是永生?因为鱼婆很长寿)。也就是说,无论是像椿对鲲那样,对梦想的守护/责任,还是像湫对椿那样,对爱情的守护/责任,这都是短暂的一生里,我们创造奇迹的方式。
让我们再来回味下老年椿在片尾说的话:“我们等了多少个轮回才有机会去享受这一次旅程。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很多事我都不了解,很多问题也没有答案。但我相信,上天给我们生命,一定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的。”
和哪吒闹海的对比
电影里,最开始让我想到两者相似的地方是海浪,藏蓝色是海水,波浪则是白色的曲线。后来发现,鲲的眉心的红印也和哪吒眉心一样。民间小孩子眉心也有,不过不是红印,是红点。
这个如鲲脖颈里的项圈一样,都是过去民间常见的孩童饰品,类似于长寿锁,蕴含着对孩子健康长大的期许。而眉心点红则是希望能定元神(红点的地方是人的穴窍,是灵魂和血魄联系的一点关键之所在,观音,如来佛眉心都有红点。鬼故事里也经常提到,撞邪,灵魂出窍后人的生命就变得垂危,或者性情大变),保护孩子身心健康。
还有仙鹤,《哪吒闹海》里,他师傅太乙真人的坐骑就是仙鹤,在《大鱼海棠里,也有仙鹤的身影。同时,还有道教里的因素,比如哪吒的师傅给哪吒吃了仙丹之类的东西,哪吒一下长大,后来重生也是用的丹药。
而大鱼里面,仙丹则化身为桃胡,椿靠它找到了鱼婆,用自己的半条命换回了鲲;而湫这是吃了它,化成风雨。桃胡可以看做是生命能量转移丹,湫吃下了它,生命就转移到椿身上。
还有就是《哪吒闹海》里,哪吒也是通过旋涡进入龙宫的,电影最开始的时候,四海龙王乘着水柱子,直达天际,里面的水柱形状,和后来《大鱼海棠》里闹洪水,从天空(人类的大海)上泄下来的水柱是一样的,这种水柱是旋涡构成的,尤其是成人礼上通往人间的那种水柱。
我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或许,水柱,是这一思想的外化。
情节上来说,两个电影有很大类似的地方。比如哪吒打死龙王三太子,被龙王寻仇,水淹了陈塘关,淹了很多小孩子;比如哪吒是自杀,才平息了水灾;比如,哪吒里面爸爸是严父,他疼爱哪吒,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龙王的逼迫。这种两难的境地,在椿的妈妈身上也能看到。
同样,哪吒的师傅,和椿的爷爷,对小辈的疼爱,小辈对他们的依赖,亲昵,都是类似的。
椿的爷爷,比起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少了些仙性,多了人性,他的法力,大多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的。所以,多了悲剧性,更能够感动人,更能体现出现代社会里的亲情,小辈对长辈浓郁的爱戴及亲昵之情。
《哪吒闹海》拍摄于1972年,包括1959年的剪纸动画《鱼童》,1961年的《小蝌蚪找妈妈》,1981年的《三个和尚》,1983年的《天书奇谭》,都是80后熟知的动画电影。
除了以上对《哪吒闹海》的传承,《大鱼海棠》还有些新的意义,比如,动画片,成人也可以看。虽然这个观念不是它的原创,但是能让大人也感兴趣去看,本身也是一个进步。另外,本片是利用众筹的方式完成的。这也是一个创新。
而作为导演,能根据当初的梦境,写出来这么一个好的剧本,并利用动画来将其呈现,这本身也创造了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