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6年牛顿来到剑桥大学附近的故居,有一天,善于思考的他看到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牛顿拿起苹果不断的想苹果落下的过程。
牛顿在内心不断的描摹各种角度,当创意和发散思维在脑中跳耀时,牛顿悟了。一个苹果引发的创意,重力起源问题。
然而牛顿的苹果创造的奇迹并未因此结束,1820年,牛顿的这颗苹果树被暴风雨刮倒后断成数截。面临灭顶之灾的苹果树竟然在1998老树发新芽,而今证实这棵苹果树已持续生长350多年。
一颗苹果树,一个苹果都是简单而常见的东西,然而在普通人眼里它平凡的可怕,不过是供人品味得水果,但是在写作者或者善于思考的人眼里,它有可能会变成灵感宝库,也有可能华丽转身,成为被保护的珍惜物种。
同样是苹果,牛顿能探索到万有引力定律,而我们只能去品尝;同样是豆腐,汪曾祺却能吃出情调,我们却拿它当佐料;同样是寒舍,普通人只有抱怨,而梁实秋却能写出《雅舍小品》。
缘何同样的东西会有如此的不同结果,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缺乏创意和发散思维。就写作这个技术活而言,同样的东西两个人写出来的就完全不同,这完全取决于你以一种什么样的角度和深度去写。
很多写作者写文总是流于表面,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这些缺乏创意的写作者眼里,一山一水就是一山一水,不论经历多少岁月,那山还是山,它依旧静止。那水还是水,它依旧流淌。
然而在充满创意思维的写作者眼里,山是移动的宝库,这时他们看山不是山,看人不是人,看水不是水。
人与人的区别就是这么大,同样的东西,同样的领域,有些人可能很快就能找到窍门,达到很高的成就,而有些人却只能平庸,因为成功的钥匙在少数人手里。
成功无法复制,但成功可以借鉴。我们想要在写作方面有所突破时,如果有大师的指导,那么写作的创意将不再是问题,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成功将不再是难事。
什么样的东西能够给数以万计的写作者给予思维的创新和写作的创意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资深的写作者将自己的创意题目列出来,然后把这种创意交给每个想要突破思维认知的人。
这就如牛顿虽然死了但牛顿的苹果树却成为了后人的灵感之树,就如这本《642件可写的事》,虽然是一本书,但是却是写作者开启创意思维的灵药。
一本书缘何能够是写作的“灵丹妙药”这就得从这本书的创作开始,作为一本创意和灵感之书,《642件可写的事》从它的创作初衷就起源于一个灵感,当一个个充满魔力和创意的题目从写作大师笔下诞生的时候,关于写作就有了新的定义。
一、写作的定义:灵与肉的法则和规律
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生存的本能就是探索世界。从起初的方寸之地探索到宇宙星空,从天圆地方探索到万物运行的法则和规律。善于思考的人们从来不停止想象,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其思维逻辑和想象力一样的充沛,不因地域所限制,不因条件而落后。
就如春秋战国时期列子的“占星术”,庄子的“庄周梦蝶”哲学论,孔子的“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的主张,老子的“无为思想”,这种种的思想和认知皆为一种跨时间和地域的思想。
当思想不受限制,当“灵”与“肉”都具备,当我们将写作定义为一场不是空想立足于现实而超脱于现实之外的游戏,那么写作将不是困难,好作品的诞生也就自然而出。
1、写作的定义和法则规律
作为一本写作创意书,《642件可写的事》绝非一个哗众取宠、卖弄奇思妙想的书籍,这本书如果你把它看成一本书,它也仅仅是一件死物,它本身就没有价值。
对于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来说,它本身就定义了写作这个行业。写作本来就没有价值,那不过是一家之言。这就如每个人都在说话,人们为什么要为某一个和他人有同样思维的话而买单。
是什么让一个死物变成活物,那只有赋予生命。一个东西如果你赋予它生命,它才能拥有价值。就如写作,就如《642件可写的事》。
写作者是上帝,他们在构思写作的时候,将自己的灵感和思维以及生命赋予了书籍,因此我们才能被一本书里的人物感动,为故事而精彩。
写作的定义就是给予作品灵性和生命力,为作品添加生气和骨血,让“灵”与“肉”的法则充斥全书,达到写作的最高境界。
2、写作要有“灵”
作为写作者,一部作品,一个标题,其最终的呈现是给读者。因此好的创意往往是一个文章,一本书的灵性所在。
写作讲究创意,文章要有灵性。只有创意思维下诞生的作品,其才能具有灵性。
这就如《642件可写的事》,这本书因为其独特的创意所以才为人们喜欢。这本书本身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或者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它只有标题。这些具有创意的标题,其所涵盖的创意思维和写作的启发,以及因其创意思维所写出的作品,本身就有了灵的法则。
“灵”是一篇文章一本书的灵魂所在,这就如一个人。人有灵魂和肉体之分,肉体是承载,灵魂是升华。
一个人的成就多高或者其独特的的魅力所在,就在于这个人是否拥有灵性或者说是将灵的基本法则发挥到多大。
灵没有实体,没有框架,触摸不到,也强求不了。灵是一种思维的升华,是一种无影无形的东西。只有真正善于捕捉灵感,运用灵的人,才能体会到灵带给人的好处。
3、写作要有“肉”
一盘菜,色香味俱全是其灵与思想法则下共同体现出来的感觉。然而感觉再好只有吃到口,体会了真正的味道,那种灵的感觉才能持久,否则那就是幻想。
任何建立在空想和感觉下的产物,如果没有实在的肉体,没有气血和骨架的支撑,其就是无病呻吟亦或者落不到实处。
这就如牛顿的苹果树,其如果只是空想,坐在苹果树下发呆,去在大脑里构思各种可能,这些可能如果没有肉的存在,就是空想。
所以灵是起源,肉是结果,灵是思考肉是基础,灵与肉的相辅相成,合二为一,才能让创意思维永驻,文章经典永传。
《642件可写的事》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它不提供肉,它只提供灵,它不指导写作的方法,他只提供者写作的思路和灵性。当写作者自主的思考,然后去将其融化贯通,解其意,拟其形,最后写出肉,当灵与肉结合,思考和结果不受外物或者不和谐的思想影响,属于自己的灵性文章诞生将不是没有可能。
二、创意的突破与思维的延展
“灵”与“肉”是写作的骨架,二者的结合才能让文章完整。然而灵也分等级,肉也有出处。如何让灵与肉都达到更高层次的突破那是一个真正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的问题。
生活中各种商家平台,各种产品都是在卖创意的产物,然而真正大火的产品很少,究其原因是创意不够。
在这个人人谈创意,国家让创新的时代,创意思维的存在很有必要,且非常有必要。有些人就是为了卖创意而生,还有些书籍,就是卖的是创意,只是这种创意是有其承载的实体。
《642件可写的事》就是一本创意的产物,这本书与其说是卖产品,不如说是卖创意。书籍很多,创意难得,有些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到,还有些创意不是想有就能出现。
642这本书中有很多古怪好玩令人兴奋的点子,而这些点子并非一般的写作者发挥脑洞写作而出,而是出自美国旧金山写作社。这本书的创意是由35位著名作家运用24小时集体创作。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有限,一群人的创意思维无限,当灵感激发灵感,当想象触动想象,这场思维碰撞游戏制造了这个吸引力黑洞。
可以说一本书,一个创意我们要学会去突破它,思维的延展性对一本书弥足珍贵。就如当这本642的创意奇书诞生之后,得到它如果你去合理的利用,学会发散思维,打破大脑的惯性思维,那么思维的延展带来的创意性,这种创意的叠加对文章来说是真正的方法。
这就如我们中国自古流传的兵法奇书《孙子兵法》,这本书堪称创意界的教科书。一本书如果有几个创意都已经是弥足珍贵,然而《孙子兵法》有三十六计。且每一计都是有成效,且成效显著,为后世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得罪运用。
所以好的创意和延展性是一本书,一个产品的生命力。
三、写作的最高境界:庄周梦蝶,虚实结合
写作是有境界之分的,不是所有的写作都是一个层次,也不是所有的的创意都能够是好的创意。
这就如《642件可写的事》之中所列举的一些创意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很好的创意,每一个创意之下都掩藏着深层次的用意。
1、表里不一,挖掘本质
写作要学会透过事物看本质,外在的东西永远是肤浅的表现,而内在的思维和内涵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
一本书,有些人只是为了看故事,跌宕起伏的故事是外在的展现,它往往吸引的是一般的读者,这类人就是看热闹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它们判断这本书好的原因就是情节精彩。
然而,一本书它所展现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情节这样简单的架构上,它更多体现在思想层面,也就是作者的深意所能给那些真正看懂这本书的人带来什么样的精神洗礼,这种精神层面的内涵,越是深刻就越能体现出这本书的思想高度和作品的境界。
所以我们看一本书,写一本书,透过《642件可写的事》这本书中的创意问题去构思写作的时候,一定要看透事的表面去看本质,学会去看透表面,找到表里不一的临界点,做到挖掘本质,才能提高文章的境界,让创意与众不同。
2.立足现实,虚实结合
写作一直以来就被人们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但是不论哪种类型的写作都离不开人和生活。
写作者笔下的人物和世界,或为真实的事件,或为虚构的事件。不论哪种事件,不论构造的世界如何离奇,它都是虚构的,并非真正的现实。
写作者写一个人物或者事件,其最终反应的是真实存在的某种社会现状。因此写作者笔下的人物或者事件,都是虚实结合的产物。
所以写作的境界最初始的层次是:立足现实,虚实结合。不过度虚构,不脱离实际,不随意捏造,不胡编乱造。写作就是要立足现实,超脱现实之外,以一种高瞻远瞩却又身临其境的境界去感悟现实,然后创意思维。
3、庄周梦蝶,无我忘我
庄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一直以来都备受哲学家的推崇。
庄子在他的《庄子齐物论》有写到一个庄周梦蝶的故事,“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在这段话里写出了他做梦,不知他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他,所以他认为他进入了一种天人合一,物我辩证统一,却又不同境界。
庄子的这种写作和思想境界已经超越可个人的感知,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写作者作为上帝视角去写作时,一定要懂得写作的普世思想,你在感知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被感知。
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也不一定为虚。写作不要太讲究现实和虚幻的区分,只有虚虚实实,虚实结合,将自己放在宇宙中心而立足于宇宙之外的想法去写作,才能让作品的思想境界不局限于现实,也不会太或虚幻。
写作者很难将现实和虚幻分的很清楚,感知总是主观的思想,并非完全准确,你认为是真的世界,也许恰巧是被另一个人感知出来的世界。
写作一定要以庄周梦蝶的思想去写,让读者在你的作品里看到自己,却也让他们觉得,无我非我,不过度沉迷,却依然要思想深刻,好作品就是矛盾和思想的高度统一。
一本好书,不论有多少字,不论情节如何精彩,不论是无字天书还是密密麻麻的篇幅,其最终的作用是提供给读者思想层面的启迪和指导。
《642件可写的事》这本书,它没有华丽的语录,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也没有陈腔滥调的写作技巧,它只有标题,只有一些看似无厘头却又充满哲理和深度的创意思想。这种创意思维,带给写作者的是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独特的创造力,如果用庄周梦蝶的思想去写这里边的每一个文章,那么当思维放空,写作的境界就在里边,你只需要写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