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阅读,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用得顺手的阅读习惯、方法,也有想解决的阅读问题。你一定也走在不断解决各种阅读问题的路上吧!
我也不例外,因为我在简书上面写了一些关于阅读和学习的文章,又在开阅读训练营。经常有人问我各种阅读上遇到的问题,我发现很多时候大家的问题是阅读的步骤出了问题。所以我今天讲一下我的阅读经验心得。
今天讲的第一个话题是关于读书,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苦恼:我应该怎么读透一本书。有人苦恼:如何快速阅读。有人不知道如何学以致用,有人问为什么读了就忘?
这些问题都离不开一个核心问题:你的阅读目的是什么,你想读出点儿什么来。所以,我认为阅读最重要的步骤是:了解自己的阅读目的。现在我的阅读一定是有目的的,
回想一下自己是怎么阅读的?说起阅读,我们一般第一步是做什么?
大多数朋友常见的做法是听到了别人的推荐,就去买来看。或者最近闹书荒了,就在电脑上输入一个关键词+书单,这样搜出来的内容,可能当你看了这些书之后,发现都是非常难啃的书,根本看不进去!
我想起我读小学时,我同桌买了一套高尔基三部曲,她几乎用所有课余时间看《童年》。因此我找她借来了《我的大学》,翻开发现都是我认识的字。我开始读了起来,并暗暗和同桌较劲,希望能坚持读完,但我不知道这些熟悉的字在表达什么,只能一边看一边暗骂作者,我竟然这样一个字、一个字看完了!我的收获几乎是零,不但如此,这件事还让我直到大学毕业十多年都特别反感外国名著。
你能说这不是一本好书吗?但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因为我的使用不当,害了我。
其实你遇到的很多读书问题是因为你不知道正确的读书步骤应该是怎样的,也不管这本书怎么样,只要别人推荐了,我就去读。但是实际上我们首先应该做的事情是思考阅读方向,寻找一个主题作为突破口。
一、确定阅读主题
(工具:知识体系;核心问题)
可能有些人认为,读书就是读闲书,确定主题干什么,太功利!但我认为呢,既然要读书,为什么我不去做高效阅读呢?曾经我也读闲书,现在,我每次读书一定要读出一些什么来,我才会觉得这段时间是有收获的。读书肯定是:有目的,别功利。
那么怎么选择阅读的主题呢?
1 知识分类表格
首先是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这个知识分类表,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盲区,探索区,和宝藏区,四个分区。
很多人待在舒适区里面觉得自己的知识很渊博,智慧够用了,不愿意学更多的东西。
宝藏区:如果不提醒自己,我们都会忽视自己的宝藏区,你在某个领域很专业,但因为早已经习以为常了,你圈子里的朋友都了解这些知识,你以为这些知识没有什么价值,没有想过去分享这些知识。但是,其实跳出你的小圈子,很多人对你的专业并不了解,你是有机会分享的。另一方面,既然有宝藏,那就要好好的去挖掘,不断地往深度去钻研,让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盲区: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有很多,我们暂时不管他,当我们不断学习,扩展舒适区的时候,我们会明白,自己有多么无知,要学习得东西还很多,盲区也就越来越小。
说了这么多,具体怎么做呢?找一张纸,列出关键词,界定自己的知识范围,这个过程可以参考自己的阅读范围,对什么感兴趣,但是并没有深入了解。有了关键词之后,把关键词填入:舒适区、宝藏区、探索区,完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表格后,可能困扰你多年的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
理论上,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该从“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宝藏区入手,去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让自己成为知识广博的人。另一方面,不妨从“舒适区”入手,多去深入钻研。
讲完了第一个了解自己阅读主题的方法后,我们还有一个工具可以帮你找到阅读主题:
2 核心问题
第二个确定阅读主题的工具叫做:核心问题。想想看,有没有什么问题一直困扰你,想解决却一直没有很完美地解决。如果有,那这就是你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你工作上的,家庭情感的,自我情绪的,只要这个问题能引起你强烈的好奇心,那就没错了。
我中学有个朋友语文特别好,你知道语文不像数学可以在分数上拉距离,那时候大家的语文考试分数都差不多。我问她有什么秘诀没有,她说她从读小学开始,她妈妈就说:学习上我不要求你什么,只给你提一个要求:把作文写好,无论是现在的语文还是中学的英语作文,她妈妈对他要求特别高。结果可想而知,本以为是一个小要求,哪知道特别不容易,结果把作文写好了,整体成绩都上去了。
这就是核心问题的力量,你在不断和这个问题死磕的时候,它带动你其他的方面一起提升了,或者你解决了这个核心问题,其他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假设你的问题是:最近工作进入了瓶颈期,找一个什么突破口来提高工作能力。你打算怎么做呢?
二、选书
我们聊的第二个话题是选书。确定主题是阅读的第一个步骤,选书是第二个步骤。在本子上,或者印象笔记之类的软件上,写下这个主题的名字,写下你想了解这个主题那些方面,可以都记下来,当一个阅读阶段完成了,再回来看你有没有完成这些预设目标。
如果这个主题你已经很熟悉了,那就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多选几本书。当你还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的时候,我建议先从畅销书和科普书入手。
因为畅销书之所以畅销一定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大众读起来有趣味,另一个是它的内容一定有阅读的价值,得到很多人认可的,有时候它可能还涵盖了目前学科领域比较新的观点。
我想聊一聊我对选书这个步骤的看法,都是血的教训,我掉过的坑你别掉啊!
1、 元知识与下游知识
我有个朋友在读《梦的解析》,他读不下去了来问我怎么办,我推荐他读《梦知道答案》。《解析》不但是本老书,而且里面几乎都是学术语言,非常艰涩。而梦知道答案,书比较新,里面的案列非常贴合我们的实际生活,语言也简单易懂。
当他读了梦知道答案之后,再有余力可以去读更深更源头的书,但一开始就读源头的书是不适合的。书和知识一样,元知识更有价值,但不容易被理解,难以运用。而“下游”的知识,分支的知识,包含了许多人的诠释,感悟,读起来更容易理解,便于实践。两种知识各有各的优劣,相得益彰,最适合当下自己读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盲目去啃那些有逼格的大部头,装逼是很痛苦的。
所以选书的时候要考虑难度,内容,这本书什么时候看更适合。
2、几本书一起读
可以同一主题的2-3本书一起读,这几本书一定是一个主题的。
那么,不同主题的书可不可以一起读呢?很多作家、艺术家在访谈中透露他们的阅读方法时说,他们会在主题阅读之余,用其他领域的书穿插读,这样可以可以用来换脑子,而且在不同领域跨界,创造力,读着读着灵感就来了。
3、专与广,如何取舍
我认为应该先专后广,为什么?1 专比广更容易有成果,更容易学而致用,让阅读的价值最大化 2 底层知识迁移,借鉴这个方法到其他领域,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你的某项能力。
想读广怎么读?
读一两本科普入门读物,一本发展史,几本学科经典,几本现阶段最新研究,几本感兴趣的小主题或者几本与生活有关的分支类学科方便你学以致用。用这个思路,其实你读得并不多,却收获了别人几十年的研究。这是快速了解一个领域的方法,可以让你的知识广博。
4、 写一个简单的读书报告,制定下一个阶段的读书计划
写当前阅读总结时,把关于这个主题的知识点做一个思维导图。或者以其他的形式来理清一下知识构架。
我的老师曾说,对一个学科系统的学习,最大的好处在于你能学到知识体系。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可以帮助我们对一个问题有全面、系统的理解。比如你感到你对文学很专业,但实际上你只是很了解其中的一个小分支而已。当你想谈论文学的时候,你可能只是在谈论那个小分支,以偏概全。
当梳理好了之后,我们也就更明确知道接下来还需要阅读什么,补充什么了。所以在接下来制定第二轮的阅读计划的时候有意识地补充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
关于选书,我说了四个大要点。最后我在说一说选书的原则:
在书籍安排上,既要有大部头,也要有“小而快”;既要有理想类,也要有实用类;60%-80% 安排主题阅读。
最容易掉的坑:被动阅读,难以 抵挡诱惑,对书进行取舍。
问自己:现在读合适吗?有的书的确很好,很吸引你,但是可能现在不是“较好的时机”。你要考虑这本书是不是太难了,会不会让自己丧失阅读乐趣,打击自己的学习兴趣?这本书看上去不错,和我的阅读主题有关系吗?如果没有关系,你是否需要搁置一段时间再说?
最后,一个小结:
今天我们明确了阅读最重要的第一步是明确阅读目的,有两个工具来帮助你确定自己的阅读主题,还记得是哪两个工具吗? 对,就是知识分区表格和核心问题。当你确定了主题之后,如何选书呢?我们要注意:
· 元知识和下游知识
· 专业和广博
· 同时读好几本书
· 写一个简单的读书报告,制定下一个阶段的读书计划
关于选书,我还提到了一个选书的原则,我们要怎么安排阅读的配比呢?最后,我还讲了一个最容易掉的坑,这个
以上讲了阅读的前两个步骤:确定主题、选书,关于之后的步骤:阅读—输出—总结,我们下一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