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饭也太难了!”
“很简单啊……”
“什么叫倒入适量的水?”
“放入3勺糖,用什么勺?喝咖啡的还是喝汤的?”
学做饭的你,可能也遇到过上面的困扰,什么叫适量,什么叫七成熟?根本没有概念。(初学者怒摔菜谱!太抽象了吧!)但是!当我们学会做某样菜了,3勺糖,适量水在我们脑中就再也不是抽象的词了,而是充满画面感的具体内容。
因此,我们发现,对于初学做饭的小白,如果用很多抽象的词让他们学做菜,简直难(ren)于(shen)登(gong)天(fen)。
�1、 具体化的东西更容易被我们记住
为什么背单词的时候apple(苹果)比人格(personality)跟容易被记住?
有关人类记忆的实验表明,人们更擅长记忆具体化、形象化的名词(自行车、香蕉等),而不是抽象的名词(正义、人格等)。
那么,如何区别抽象与具体呢?简单来说,如果你能凭感觉审视某种东西,那么它就是具体的。一个V8引擎是具体的,高性能则是抽象的。
具体的语言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新的概念,尤其对初学者来说。如果你要把一个观念传达给一屋子的人,而你又不确定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那么用具体的语言讲述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要说明这一点,可以从我们的数学课堂开始说起。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的数学启蒙时,老师是怎么教我们做加法的?是直接死记硬背“1+1=2”么?并不是,老师会举例2个苹果加1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
再比如,老师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最开始有三个孩子在玩皮球,后来又来了两个,然后又有一个加入了他们。现在共有几个孩子在玩球?”她边说,边在黑板上圆出吸引人的图像,而且写下3+2+1的算式。其实,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想方设法用具象的东西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概念。
研究者们把这类提问叫做情景计算,它与死记硬背几乎完全相反。与我们的旧观念不同的是,它在亚洲出现的频率约是在美国的两倍(61%对31%)
用具体作为抽象的基础,这种做法不仅对数学教学有好处,也是人们理解某些事物的一个基本原则。
作为一个培训者,我们常常会给学员讲授一些,枯燥的,晦涩的概念。每当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培训工作者都会选择跟我做一件同样的事——举例。
我们都会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员更好地在脑海中刻画出关于这个概念的图像,让它不再只是PPT上的几段字,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发生在身边的某件事,某件别人做过的,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知道为什么它是这样的,应该如何运用,等等。
因此,很多时候,不是智商限制了记忆,而是我们有没有让这些东西变得“具象”,变得易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