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与两个高中班主任朋友的交流,她们都面临同样的心理困惑,即在教育过程中觉得无力感大于成就感,觉得教育工作遇到了各种阻力,自身的工作价值体现不出来,因此有了痛苦的情绪。
听完她们的倾诉,我深表理解,毕竟我也是老师,不过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区别,本质都是在从事教育活动。
一直以来,教师职业在社会角色分工中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个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他们是未来人才的后备军。所以选择在学校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就算初衷仅是为了那份有编制的稳定工作,也会因为教师这个角色而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那些有个人理想和追求的教师,则不仅是希望一份有编制的稳定工作能为他们解决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底层的生存需求,更希望通过这份工作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两位教师朋友,也许就属于这类教师。
由于教育劳动的特殊性,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比其他一般行业的道德要求更高,同时教育成果也难以准确量化,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效益,这就注定教师一切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其功利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和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这说明教师的最大成就感之一是来自于学生的成长。
但如果只是希望通过学生的成长来装点自己的成功,那就属于把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强加给学生,并没有真正实现师生间的相互合作和创造。
延伸到家庭教育也同样如此,很多家长希望自己孩子来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借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头,实则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合作,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由于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加上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为大班授课,实际教学中其实很难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因此作为老师或者班主任都不可能靠单一的教学法来解决大部分学生的成长需求,以此达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效果。因为每个成长中的学生都具有特殊性,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老师想通过几个道理,几句话就能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这是不实际的。
教育是场持久战,教育的影响也具有迟效性和滞后性。所以当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当觉得无力感大于成就感时,不妨让自己回归到积极正向的状态,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给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只要是向学生持续输出正向的影响,那这种影响会在未来某一天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去显现出来。
同时有这种情绪的老师大多都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作为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标志,因此不必为这样的情绪而感到过分的苦恼。
了解痛苦的来源,才能不被负面情绪所影响。因为负面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人产生不必要的内耗。教师工作本身就具有示范性,如果老师都无力了,那学生就更加无力了。
所以首先要明白学生暂时没变得更好,不是不想变好,而是暂时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解决当前的学习需求或者成长中的问题。
在教学工作中遇到问题是难免的事,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也是常态,做再多的外部归因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任何的问题,只会加重内心这种挫败感和无力感。因此只有在痛苦的时候思变,主动去做出改变,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成长,让自己也在工作中去获得成就感。
教师的角色是开拓者和引导者,面对一道难题,只有想出尽可能多的解题思路,找到更多的作答规律,才能在更多维度上帮助学生去成长。
谁痛苦,谁改变。只有自己先把情绪问题解决了,才能把注意力放回到解决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上面来。
其次是老师并非救世主,每个人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当老师的人多少会有些所谓的助人情节,但是要明白每个人都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他人产生有限的影响,每个人也只能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被他人影响,助人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命运。
允许和承认这种局限性的存在,唯有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努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彼此相互创造,互相成就。
因为一人之爱即世界之爱,教育是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的伟大工程。你变得更好了,才会有更多人因为你变得更好。
老师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