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斋典故溯源 湘君解珮
诗文中常见有 "湘江游女"、"解佩湘妃"、"湘浦解珮"、"湘妃解佩"、"湘君解珮"、"湘腰解珮" 诸引典形式,历来学者均认为本屈原《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一语而来。
屈原在《湘君》、《湘夫人》二篇主旨是咏写湘君、湘夫人二神相爱约会的情景。由于湘夫人住在洞庭湖的君山上,所以湘君解下自己的玉佩丢在澧水中丶借澧水流入洞庭湖作为信物丶赠送给住在洞庭湖的君山上的湘夫人向她求爱。
但这儿只说湘君解佩的地方是 "澧浦 (澧水)" 而不是湘浦 (湘水),为何诗文中屡屡有 "湘浦解佩"、"湘妃解佩" 等用典形式呢?
原来屈赋中的湘君,相传就是上古古帝舜,湘夫人即指尧之二女舜之二妃娥皇、女英二人。舜晚年时南巡死于今湖南广西交界的宁远县的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丶女英二人闻讯后从北方来南方奔丧,途经湘水,遇风而淹死在湘水中遂为湘水之神。
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舜既嗣位,升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天下称二妃。……舜之涉方 (指巡视四方) 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湘君。"《初学记》卷八《竹》引晋•张华《博物志》:"舜死,二妃泪下染竹既斑,妃死为湘水神,故曰湘妃竹。" 北朝•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注》:"大舜之涉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于洞庭之间,出入于潇湘之浦。"《后汉书•张衡传》唐•李贤注引刘向《列女传》:"舜升天子,死于苍梧,俗谓之湘君、湘夫人也"。唐•司马贞《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夫人是尧女,则湘君当是舜。"《礼记•檀弓》:"舜崩于苍梧之野,盖二妃之未从也。" 汉•郑玄注:"《离骚》所歌 `湘夫人,舜妃也'。" 唐•韩愈《黄陵庙碑》:"湘君者,自其水神,而谓湘夫人乃二妃也,从舜南征三苗不及,道死沅湘之间。"
以上种种,都是说二妃死为湘水之神,住于洞庭君山称湘夫人,湘君就是其丈夫舜帝。加之屈赋又将二篇名以《湘君》、《湘夫人》,二赋直言湘江。这样对于这些用典形式带上 "湘" 字就不难理解了!
但又从古籍中的一些记载及后人的考证资料来看,这些用典形式似乎又与 "汉女解佩" (又称 "汉皋解佩"、"交甫解佩"、"江妃解佩" 等) 这条典故有必然的联系。
汉女,是汉水中的仙女。汉水是长江的支流,是湖北省境内最大的一条江水名。相传汉水上经常有两个仙女出没。春秋时有个叫郑交甫的人路过汉水遇到了这两个仙女,只见这两个仙女胸前各佩戴着大如鸡蛋的佩珠,交甫不知她们是仙女,便向她们要这两颗佩珠,两仙女很慷慨便将佩珠解下来送给了他。可是当他走了几步,佩珠不见了,回头看那两个女子,两女子也不见了。事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
《文选•江赋》唐•李善注引《韩诗外传》:"郑交甫遵彼汉皋台下,遇二女,与言:`愿请子之佩。' 二女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超然而去,十步,循探之,即亡 (不见,消失) 矣。回顾二女,亦即亡矣。" 又《文选/汉•张衡〈南都赋〉》李善注引《韩诗外传》:"郑交甫将适南楚,遵彼汉皋台下,乃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 (蛋) "。
汉水此仙女,最早记载的典籍当推《诗经•汉广》诗,诗云:"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相传古汉水即今之湘水,汉女即指舜二妃娥、女二人。
《山海经•中次十二山》:"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 晋•郭璞注:"天帝二女处江为神,即《列仙传》`江妃' 二女也,《离骚•九歌》所谓 `湘夫人' 称帝子者是也。"
此所称 "江" 即指 "湘江","江妃" 即 "汉女","湘夫人"、"帝子" 均指娥、女二人。闻一多《诗经通议•汉广》"汉有游女" 条解云:"游女为汉水之神,即相传郑交甫所遇汉皋二女。郑交甫故事未审起于何时代。要足以证汉上旧有此神女传说,近代钱穆氏谓汉水即古之湘水,然则汉之二女即湘之二妃,所谓娥皇女英者也。"
但究竟汉水是不是古之湘水、汉女是不是娥、女二人?很难说清,这儿只作一参考意见存此以待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