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看过书,也有自己喜欢的书籍。可我们知道怎么阅读一本书是最有效的吗?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在熊猫书院刘克亮院长组织下学习由[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作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接受教育、学习知识。院长认为:“学会一种新知识不如掌握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教会我们如何通过书与智者交谈。”接下来我将分五步和大家分享对这本书的认识和理解。
一、什么是阅读?
字典里面的解释: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首先是把视觉材料变成声音,后达到对视觉材料的理解。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而本书中讲解的阅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何为能力?读者通过阅读对书中传达的信息、结合自身经历加以处理而获得一种新的信息,即为理解能力。
作者给阅读下了一个定义“真正的阅读是通过独自死磕文字,让理解力逐渐变强而达到自我提升的过程。”在书中,作者认为掌握没有老师指导的自我学习能力会更加重要,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要独自去面对。当我们减少了对老师的依赖,我们可以更好的独自思考与分析。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同的书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收获。一个学生在阅读中的收获远远高于教师引导的,从表面来看教师分享的仅仅来源自己对书籍的理解。如果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独自死磕文字,让理解力逐渐变强而达到自我提升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相比教师分享的见解将更利用该学生消化吸收,甚至牢牢记住。不知道在学生阶段或者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独自解答出一道题、独自阅读收获新知识等印象都格外深刻,甚至记忆犹新呢?
二、阅读的境界
阅读分四个境界。刘克强院长的卡片里面分析到“作者认为这四层境界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这四层境界之间是渐进的,也就是说,第一层不会在第二层中消失,第二层又包含在第三层中,第三层又出现在第四层中。”
第一层境界叫做“基础阅读”。简单地讲就是能认识字,知道作者在说什么。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小学阶段培养的一种能力。
第二层境界,叫做“检视阅读”。在“基础阅读”上面的一种进步,除了会识字词句外,还要学会在短时间内了解一本书的结构、框架以及分类。四个境界中,真正开始阅读的应该是从第二个境界开始的。而在本书中,作者把检视阅读共分为了两种:“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和“粗浅的阅读”。这儿就不详细介绍这两种阅读方式了。有兴趣的可以网上搜搜或者去阅读一下这本书。
第三层境界称为“分析阅读”。刘克强院长的卡片里面强调“重点在于如何把一本书吃透,这也是这本书最着重强调的一个部分,这其中会有大量的技巧可以运用,你也会在本书中学到。但是作者也指出,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仔细去精读。”或许这也是一本书的精华部分所在吧。
第四层境界,也是最高境界叫做“主题式阅读”或“比较阅读”。这部分境界对能力和其他部分要求想必也是极高的吧。只有以前三个境界为基础,才能晋级到第四个境界,从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阅读的四个境界仿佛练武之人、练舞之人或者其它学习一门技能的人必经之路。只有一步一步慢慢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练就这一身绝世武功呀。当读到这部分我想到中学阶段,数学老师一再强调做题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举一反三的前提务必是练习大量的题,从题目中总结归纳知识点。面对漫天的习题和卷子,那时的我们可谓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呀。无论是学习还是阅读,如今想想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
读者在阅读之前必须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排除各种困难,主动的获取信息和知识。作者对“主动阅读”的定义是: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熊猫书院刘克亮院长在此处赞同作者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见解“阅读的艺术就是以适当的顺序提出适当的问题。”
书中给出了阅读者需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分析阅读的十一个规则:
第一个规则: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在你阅读之前就知道。(虽然适用于所有的书籍,却特别适合用来阅读非小说,论说性的书)
第二个规则: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第三个规则:将书中重要的篇章列举出来,并说明他们是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的。
第四个规则: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或者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个规则:找出重要的单字(word),并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第六个规则: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作者在这儿给出了两种测试方法:
1.“用你自己的话来说”,如果要你就作者所写的某个句子作解释,而你只是重复他的话,或在前后顺序上作出一些小小的改变,那你最好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这句话。
2.你能不能举出一个自己所经历过的主旨所形容的经验,或者与主旨相关的某种经验?
第七个规则:从相关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础论述。
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公式:如果可以,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可是,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这样表达出来,你就要去架构出来。你要从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选句子出来,然后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
第八个规则:找出作者的解答。
第九个规则: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者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第十个规则: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就像反对他一样,你也要有同意他的心理准备。
第十一条规则: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做任何评判前,都要找到理论依据。
反对作者的具体步骤,作者还给出了更细节的方法。秉持着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并不带偏见的原则,你可以运用以下概念向作者说明:
作者也强调了这些规则是理想化的,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地用这种方法去读每一本书。无论如何,这些规则只是衡量阅读层次的理想标准。你是一个好读者,应该达到你能够达到的阅读层次。
三、不同读物的阅读方法与一些建议
1、实用型的书:分辨一本书是心灵鸡汤还是好的实用类书籍,方法很简单:检查作者是否提出了合理的可执行的,并且效果可检验的方法。一本好的实用型书籍,作者会用详细的理论支撑他提出的观点。
2、想象文学的书:总体上来说和其他类型的书是类似的,但作者重点强调了两个不要:
一、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二、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故事书(作者建议快读,全心全意的读)
戏剧(作者认为阅读剧本时最好是一气呵成,才能掌握住整体的感觉。但是,许多剧本都是以韵文写的,自从1600年以来语言变化之后,韵文的句子读起来就相当晦涩,因此,把剧本大声地读出来倒经常是不错的方法。要慢慢读,就像是听众在听你说话一样,还是带着感情读—也就是说要让那些句子对你别有深意。这个简单的建议会帮助你解决许多问题。只有当这样做之后还有问题,才要找注解来帮助你阅读。)
抒情诗(第一个规则是: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这个建议与阅读其他类型书的建议相同,只是比起阅读哲学或科学论文,甚至小说或戏剧,这个规则对诗来说更重要。第二个规则是: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我们在前面这样建议过,譬如像是诗般的戏剧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就要朗诵出声来。读戏剧,那会帮助你了解。读诗,这却是基本。你大声朗诵诗句,会发现似乎说出来的字句可以帮助你更了解这首诗。如果你朗诵出来,比较不容易略过那些不了解的字句,你的耳朵会抗议你的眼睛所忽略的地方。诗中的节奏或是有押韵的地方,能帮助你把该强调的地方突显出来,增加你对这首诗的了解。最后,你会对这首诗打开心灵,让它对你的心灵发生作用—一如它应有的作用。读者注意不要受这类诗词作者、背景资料,导论、评论与传记的影响)
3、历史书:两个阅读要点第一,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第二,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同时要记得一定得带着问题阅读
传记和自传(者把传记分为两类,一是定案本,是为一个人的一生作详尽完整的学术性报告,而且只能为已经去世的人书写;二是授权本,这种传记通常由主人公信任的人来书写。另外还有自传,当然就是由自己书写的。)
新闻(辩证的眼光去阅读)
文摘(阅读前需要明白为了获得资讯而阅读,还是为了理解而阅读?)
4、科学与数学书:
作者认为注意到伟大的科学家想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时—注意到问题的本身及问题的背景—你的责任才算结束了。在科学作品中,主要的词汇通常都是一些不常见的或科技的用语。这些用语很容易找出来,你也可以经由这些用语找到主旨。主旨通常都是很一般性的。科学不是编年史,科学家跟历史学家刚好相反,他们要摆脱时间与地点的限制。他要说的是一般的现象,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则。阅读科学作品时,似乎有两个主要的难题。一个是有关论述的问题。科学基本上是归纳法,基本的论述也就是经由研究查证,建立出来的一个通则—可能是经由实验所创造出来的一个案例,也可能是长期观察所收集到的一连串案例。还有另外一些论述是运用演绎法来推论的。这样的论述是借着其他已经证明过的理论,再推论出来的。在讲求证据这一点上,科学与哲学其实差异不大。不过归纳法是科学的特质。任何自然科学的分支都要包含三个部分:在这个科学主题中的连续事实,呈现这些事实的想法,以及表达这些事实的语言……
5、哲学书:积极主动地思考,像哲学家一样论证你的观点。
6、社会科学:运用主题阅读法
四、主题阅读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大学教师阅读我们大学毕业时的论文就可以理解为主题阅读。而我们写过毕业论文的都知道,写好一篇毕业论文的前提是确定论文主题,接着寻找大量的证据、文献等进行分析写作。因此主题阅读涉及的书目通常不止一本。作者认为在主题阅读时,首先出现的困难是如何确定你的主题。其次主题阅读的前期是收集书籍,整理分类,检视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明确哪些书籍需要精读,哪些书籍需要粗读。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步骤一:找到相关章节。此时要牢记的是,你关注的重点是你的主题,而不是书。
步骤二:构建你自己的术语体系。作者把这一步骤称作——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我把它总结为构建你自己的语言体系。
步骤三:厘清需要解答的问题。
步骤四:界定和确认议题。
步骤五:分析讨论。
除了上述五个基本步骤外,作者还强调了下列两个要点:在做主题阅读时,我们还要注意时刻保持客观性、使用主题工具书。
五、阅读的意义以及感悟
作者在本书中最后一章结尾处再次强调了阅读的目的和意义:
在刘克亮院长阅读卡片的引导下,通过一周学习,再次复习巩固、周测,结合最近又重新去阅读后发现我以前的阅读方法真的存在很大弊端。一般都在前两个阅读层次内徘徊,很少达到第三个层次。挺感谢熊猫学院这个平台给我们提供了有意义的阅读方式,当初加入十个月阅读计划40本书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现在已经是在熊猫学院学习的第四周了,依稀记得熊猫学院开学是10.17。开学前把我们都按照各自归属地划分到一个个班级里面,也正是因为熊猫学院班级群的开通,让我不仅学习了知识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班长婷婷、副班长村长、学习委员大勤、纪律委员双双等。她(他)们都是那么的善良、个个身怀绝技似的。
希望经过十个月的阅读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到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