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原来押韵没那么简单!必须好好说说押韵了 | 诗词班讲稿

1、啥是押韵

押韵,又叫压韵、协韵、叶(xié)韵,就是把韵母相同或接近的字,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句子的末尾。一般来说,诗词的双数句子的末尾,必须是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这叫韵脚或韵字。

比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中的“流”和“楼”,就是韵脚,这两个字的韵母分别是“iu”和“ou”,被视为同韵。

2、为啥押韵

押韵,是韵文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韵文之所以是韵文,首先是因为押韵。诗和词,都是精致化的韵文。

为啥要押韵呢?就是为了读起来“顺”,富有韵律性,以便吟诵或演唱。老百姓说的“顺口溜”,就在于一个“顺”字。这里“顺”的效果,主要就是通过押韵来实现的。

如果连押韵都做不到,那就连“顺口溜”都不算,更别说诗词了。而诗词对押韵的要求,比顺口溜要严格而复杂得多。

并且,押韵也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顺”,诗人们通过韵脚的多种变化来反应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押韵本身,也就成了一种富有内涵而非仅仅形式的一种修辞方法。

3、近体诗的押韵

近体诗就是唐代制定的那种格律诗,包括五七言绝句和律诗,以及五七言的排律。

近体诗的韵脚,一般是在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比如绝句的二、四句,律诗的二、四、六、八句。但首句也可以押韵,不过那就成为另一种格律体式了。首句押韵的体式叫作“首句入韵”式,比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首句就开始押韵了。

首句的韵脚,比其他韵脚的用韵要宽松一些。怎么叫宽松呢?这涉及到声韵书的规定。古代有专门供写诗作词而用的韵书,把所有字按不同的韵进行分类,划为不同的韵部。诗人们称之为韵,唱戏的称之为辙。

有的韵部与其他韵部韵母接近,称为邻韵。在规定不能使用邻韵的格律里,首句却可以用邻韵,这叫宽松。

近体诗的韵脚,一般用平声韵,不主张用仄声韵。当然也有诗人偶尔写写仄声韵的近体诗的情况,但不算主流。

4、啥是平仄

平仄是啥意思哩?古代把声调分为四类,即平、上、去、入,称为“四声”。而平声又分阴平阳平两种,因此“四声”也被称为“五声”。

按照普通话来说,阴平就是一声,阳平就是二声,上声就是三声,去声就是四声。这是普通话里的四声。

那么入声哪里去了?

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古代的入声被划归到四声里了。仄声,其实是非常有个性的一种声调,读起来声音短促,声气往喉咙里面收。所以入声字天生有一种哽咽、悲壮的气质。

阴平阳平,属于平声。上、去、入都属于仄声。按普通话说,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是仄声。这样,四声或五声,就被简化为两类,有了平仄之说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用的就是仄声韵,并且首句入韵,四句有三个韵脚。注意看,仄声韵的诗,不用韵的字位,一般用平声字,如本诗中的“夜来风雨声”的“声”,就是普通话里的一声,属于平声字。

同理,在平声韵的诗里,不入韵的字位要用仄声。这样,每句话的末尾的平仄,就形成了反差,再加上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两句之内平仄相对,读来就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5、词的押韵

由于词是为了固定的乐曲而写的歌词,每个字都必须符合乐曲的要求,才能便于演唱,所以词对押韵比近体诗不仅要求高,而且也更加复杂多变。

比如《西江月》的韵脚: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分上下两片,两片的格律是一样的,就是按同样的曲调再唱一遍的意思。每片四句,第一句不入韵,且尾字必须是仄声字,如“鹊”,是普通话的四声;第二句和第三句押韵,并且必须是平声韵,如“蝉”、“年”,都是普通话的二声,是平声,且韵母是“an”和“ian”,押平声韵;

第四句,也押韵,如“片”,韵母是“ian”。但不同的是,这个韵脚必须改成仄声。“片”就是普通话的第四声,属于仄声。这种都在一个韵上但平仄不同,叫做“平仄通押”。这种情况,在词里比较常见。

《西江月》的下片也是这样的规律。

词牌中全用仄韵的也很多,比如《如梦令》,就是一种仄声韵词牌。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首句就入韵,“暮”、“路”、“处”、“渡”、“鹭”,韵母都是“u”,并且都是仄声字。第三句不入韵,所以尾字的“舟”,且平声。里面的“争渡、争渡”的重复,也是格律的要求,必须重复一下。

而像《定风波》这样的词牌,用韵就比较复杂:

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

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

这个词牌也是分上下两片。看上片前两句,押平声韵,“纱”和“霞”;二三句也押韵,但没有顺着“纱”、“霞”这个韵下来,而是换成另外一个韵了,并且还换成仄声韵了,即“尽”、“忍”;而第五句又回到前面两句,继续押“纱”、“霞”韵这个韵,即“华”字。这种押韵的变换,叫“换韵”或“转韵”。

下片也是,前两句再次换韵,即“乱”、“断”,这个新的仄声韵;而第三句又转为平声韵,接着上片的“纱”、“霞”、“华”这个韵,即“花”;四五句,又转为仄声韵,接着上片的“尽”、“忍”这个韵,即“问”、“信”。然后最后一句,又转回平声韵,回到最初的“纱”、“霞”这个韵上来,即“家”。

这个词牌,平仄韵都有,来回多次换韵,非常复杂。

6、古风的押韵

古风里的小诗押韵,一般只用一个韵,形式跟近体诗接近,但仄声韵的使用比较常见。

古风押韵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歌行这类长篇中。主要是转韵、平仄换韵等,但比词转韵要简单的多。一般来说,歌行的转韵是和内容、情感有关的,用来区分篇章的层次。

在叙事诗中,人物对话往往不说是谁说的,而是直接你说完,我就接着说,文字上看不出已经换了人物了。这样的时候,往往会换个韵脚来提示。

而抒情类的歌行,换韵则与情感、情节有关,我们看看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来”、“回”,押平声韵一次。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换仄声韵一次,“发”、“雪”、“月”,邻韵仄声通押。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再次转韵为平声韵,“来”、“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这一段再次换韵,换成另外一个平声韵,即“生”、“停”、“醒”、“名”。这里的“醒”表示“酒醒”,在古代是平声。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再次转韵为仄声韵,即“乐”、“谑”、“酌”,三个入声同韵字。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再次换平声韵,即“裘”、“愁”。

上面如果你发现有好像不押韵的字,那是古今读音差别所致。

这是这首诗的用韵情况,大家可以从内容上来看看,每次换韵都是随着内容和情感的变化而来的。还应注意的是,仄声韵前面一句不用韵的,比一般是平声字尾。平声韵前面不用韵的,一般是仄声字尾。

7、押韵的忌讳

近体诗和词、曲,这些有格律要求的诗体,押韵按照格律来就行,违背格律要求的乱押韵,叫做出韵,是毛病。

在没有严格要求的古风歌行这类诗体中,一定要注意一个毛病,就是“平仄韵混押”。“平仄韵混押”不是说一首诗里不能平仄韵转换,而是指一个韵部但平仄不同的字,不能押韵。比如平声“兰”,就不能和仄声“烂”相押,仄声“仰”,就不能和平声“阳”相押。

当然,两句是平声“兰”押韵,接着两句是仄声“烂”押韵,这是可以的,因为这属于转韵,而不是平仄韵混押。

另外,常见的押韵忌讳还有以下几种,格律体(近体诗、词、曲)和古风都不能出现这些情况:

第一种,重韵。在一首诗里,韵脚的字是一样的。比如押“an”韵,前面用过“兰”,走过几句后有一个“兰”作为韵脚,这不行。

第二种,同义字相押。比如“芳、香”,“花、葩”、“忧、愁”,这类不能同时作为一首诗的韵脚。

第三种,落韵。古代的“东”和“冬”不在一个韵部,有些诗体里是不能通押的,如果通押就算落韵。有人干脆就称之为“出韵”。

第四种,凑韵。凑韵就是在韵脚位置用一个尽管押韵但非常别扭的字,一看就是为了押韵而凑的字。

第五种,倒韵。倒韵,其实也是凑韵的一种,就是仅仅为了押韵而把常用的固定词组的字位颠倒一下,比如“春夏秋冬”写成“春夏冬秋”,把“左右”写成“右左”等,造成一种别扭的状态。

第六种,多义字非本意。比如不能把“新鲜”的“鲜”这个平声字,当成“鲜有”的仄声字,去凑比如“显”这个仄声韵。比如一首诗本来押的是“患”这个韵,其中有个句子的结尾是“声咽”。你不能说这个字也读“yan”啊,因为在这里根据意思只能读“ye”。

8、关于韵书

是否押韵,不是按你的读音来的,也不能说在我方言里这是押韵的啊。是否押韵,是有独立的标准的可判断的。

古代的传统是,诗词歌赋使用的声韵,既不同于古白话,也不同于古官话,而有一套独立而专用的一套声韵规则。这种规则的第一次皇家规范,是在唐代武则天时期制定的。后世基本都以此为蓝本,各朝各代都有官方的再次修订。

这些尽管与官话有很大重合,但毕竟还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读音的系统,演唱者掌握这种读音,并用于演唱。所以为演唱服务的诗、词、曲等都必须按照这套声韵规范来。尽管后来这些文体都有一部分脱离了音乐,但仍然延用了声韵规范的传统。

这个问题设计到声韵的发展,以及方言的变迁,非常有意思,以后当作专题来讲一次。

到现在,我们写诗词曲,更是不为歌唱了,甚至连古人的唱法、曲谱是什么样子,都弄不清楚了。但还是有人坚持用古声韵来写作旧题诗。

当然也有一批人主张用普通话的声韵来写作,怎么读的就怎么写,更适合用普通话来诵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496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264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07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06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7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9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704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3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3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1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8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03评论 2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