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查理·芒格

读书的“用”,不在眼前,不在当下,而是像甘霖雨露滋润万物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那种清新、新鲜、水灵时的生机勃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它是一种无形之用,是一种潜移默化,它能融进你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悄悄地对你的生活、环境发生作用,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人生轨迹。——董卿

(一)读什么书

经常有人在微信群里说自己闹书荒了,求大家推荐图书。说实话,我觉得这事特不靠谱,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能交给别人去做呢?再说了,如果要读什么书都不知道,还学什么习啊。

读书是个很私人化的东西,是为了让自己愉悦,让自己有智慧,让自己通过某门考试……而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或者人前装叉!因此,只摆在书架上却如何也看不进去的中外经典或许倒不如被很多人瞧不起的《二十一天精通×××》更有意义。当然,只看技术和应试图书的人也没资格嘲笑别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要别人是真的喜欢而不是装。切入正题,用七招找到适合你的图书:

1.关注相关的公众号

微信上的书单类公众号很多,翻了一下我的关注就有南都读书:nddsjlb;书单:bookselection;书单来了:shudanlaile;毕马威上海seed书友会:kpmgshseed。用微信搜“书单”“书目”“读书会”,会有很多公众号,找一个与自己兴趣比较接近的关注就OK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有点偷懒,效率也不高,因为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而他们推荐的书目,往往并不完全适合你,所以,还得自己去寻找。

2.查找你喜欢的书里引用了哪些书

如果不是纯文学书,书中往往会引用其他图书中的观点。而某本你读完且喜欢的书,就可以作为一把钥匙,带领你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挖掘(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此类代表——刘未鹏的《暗时间》,简直就是一本相关图书的索引)。快速找出引用图书的方法有:①文后的参考文献。②文中的脚注。③如果是电子书,可直接搜索文中的书名号,可用Calibre2进行搜索。④kindle图书的X-Ray功能,但并非每本都有。

3.查找你喜欢的作者写过哪些书

如果你发现某本书写的不错,那么关注一下该作者还写过哪些书。一般情况下,该作者写的其他图书你也会喜欢。

4.查找你喜欢的出版单位出版过哪些书

每个出版商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比如文学类的,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比较具有优势;经管类的,机工华章、中信、湛庐、磨铁黑天鹅、蓝狮子都不错;计算机类的,人民邮电、电子工业、清华大学出版社占了半壁江山……所以,你可以浏览一下出版社的网站或者关注他们的公众号,亚马逊、京东、当当的图书频道也可以按出版社进行搜索,很容易便可以发现你的下一本所爱。

不过,相对于作者,出版单位的图书水平往往参差不齐,而编辑和销售人员还经常为了经济利益对那些并不怎么样的图书进行大力宣传和推销。因此,当大概选定一本书之后还应该去豆瓣上看看书评,以防止买到《货币战争》(该书由中信出版,销量巨大,豆瓣评分不到8)和《爆发》(该书由湛庐出版,作者倒是厉害,是大名鼎鼎的巴拉巴西,但图书实在是前言不搭后语,也存在着大量的牵强附会。尽管在多个场合湛庐的人为其辩护,但摆脱不了豆瓣评分6.3的命运)。

5.搜索你喜欢的人推荐了哪些书

有一些你喜欢的名人可能写过的书并不多,但是你很喜欢他的风格。那么可以关注下他推荐的书。这个也并不难,一种方法是使用通用搜索引擎,另一种方法是看他的微博“荐书”。当然,你还应该知道该名人与这本书是否有利益相关,比如李开复、段永朝等荐书无数,但这些书良莠不齐。

6.主题式阅读

本文中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基本上都是在寻找主题相近的书,但是还不足够全面。如果对某个细分领域真的特别感兴趣,那么不妨把电商网站该分类下的所有图书都浏览一遍,然后看看书评进行筛选。如果是在图书馆借书,那么更方便了,直接根据CIP分类进行选择就好了。

7.“钓鱼”式搜索(为自己画像)

以上的所有方法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只用一本书或者一个人来确定自己将会喜欢的下一本书。这个“一”可能太少了,不足以描述我们每个人的复杂性,那么您可以试着在Google或百度里将自己喜欢的多本图书书名同时输入,进行搜索。如果某个博客上,博主一共推荐了十本书,而你的最喜欢的三本图书都在其中,那么剩下的七本你基本上要重点关注了(其实这也正是炒的火热的用户画像:喜欢的图书高度重合,表明你们“臭味相投”)。用Google搜索到的往往不只有博客,还会有豆瓣的豆单等。当然,如果你打算搜索微信里订阅号的文章,可以用搜狗的微信搜索功能,具体的方法一样。这种方法因为有些像用已经有的鱼肉作为鱼饵去钓更大更多的鱼,因此称为钓鱼式搜索。用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就是你为自己画像越画越准,反而失去了你探索新主题的可能性。

关于图书选择,我还在朋友圈发过一个段子,可供参考:中国史要结合西方史看,否则最终会喜欢上文玩翡翠以及《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货币战争》等宣扬神秘组织和阴谋论的书少看,否则最终会喜欢上参考消息和铁血论坛。《穷爸爸富爸爸》等宣扬不劳而获和快速致富的书少看,只看这本书的人有不少在做传销。玄幻言情类网络小说适可而止,否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便秘,努不出一个字,连评论都写不出,一生只能给别人点赞。色情小说不要看,伤神伤身伤肾。中信、湛庐、华章经管要结合人邮、电子的书看,否则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十岁仍只是满腹经纶的思想家,总觉得自己可以掌舵巨型企业,却解决不了生活中芝麻大小的问题,一生行走在理想的边缘。结婚之前不要只看三联和广西师大,否则知性小资逼格满满的你容易找不到对象。

(二)精读还是略读

精还是略,要看读的是什么书:小说类,精略全看小说能不能吸引你,如果能吸引,恐怕想略都难,如果压根儿不是你的菜,那么再略都无所谓。如果是技术类图书,往往必须精读,因为前后是串起来的。还有一些比如心理学、认知、经管类,这些图书个人建议介于精和略之间的一种读法,即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但也不要只是随便翻翻,尤其是阅读习惯还没养成的时候,随便翻翻容易形成浮躁的习惯,最终导致错过很多重要信息。对于市场上流行的7倍阅读法、10倍阅读法等,了解下就好,切莫完全相信,因其都违背了人的认知规律[1]。对于特别重要的或者特别精彩的图书,一定要做笔记,前面(这是一个连载,前面还没发出来,←_←)也已经说过了,即使做的笔记事后再也不看,当时梳理框架、记录灵感对于加深理解也十分重要。当然,对于压根儿就不好的图书,应该迅速地放弃,甚至应该扔掉。因为,知识是无限的,唯有我们的生命和时间是有限的,这是一件既奇妙又有些悲哀的事情 ,我们的很多判断和选择都应该基于这点认知去做。

由精读和略读还往往引出另外一个话题,那就是该不该刷量。有人在朋友圈晒自己一年内读了多少本书,总有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好牛叉,怎么做到的;另一种是,书不在多,关键要精,要融会贯通,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要学以致用……那么,到底该不该刷量呢?我个人认为,对于一年25本以下的阅读者,刷量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个量下的阅读者 ,我们可以认为还没有形成特别稳定的阅读习惯。此时,阅读习惯的养成比吸收书本中的知识更为重要,而刷量是最好的阅读习惯养成方式。但如果常年稳定在50本往上,可以考虑更深层次的精读:二刷、三刷、梳理成自己的思维导图或者写读书笔记,尤其是自己认为的经典著作。当然,跟别人讲书,我认为是精读的最高境界,因为你不仅要掌握书中的内容,而且要学习与图书相关的知识,来面对听众的提问和挑战。

(三)纸书还是电子书

纸书和电子书各有优缺点。

纸书的优点是护眼,做笔记方便,可以迅速翻阅了解全书,阅读时沉浸度高,平时带出去一旦丢了没那么心疼,放在书架上还可以装点门面,同时让别人看到知道自己的阅读兴趣;缺点是放家里占地儿,搬家时费劲,随身携带不便,单手翻页困难(这点对于站在公交和地铁上的人十分现实),阅读进度无法自动保留,夜间阅读需要照明灯,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公众场合看纸质书还会有点被别人说装叉的尴尬。

手机阅读的优点恰恰对应纸书的缺点,同时手机可以多终端同步,还可以随时复制、分享。有人觉得手机屏幕太小,但只要没有图、表、复杂版式,往往屏幕小反而有助于目光的聚焦,从而提高阅读效率,甚至有人发明spritz速读器,眼睛只盯着屏幕的一个地方,让单词如流水般闪过(当然过犹不及,这种做法和一目十行很像,阅读效果并不很好)。当然,电量不持久、对眼睛有伤害、飞机上不能开机等是其缺点。Kindle等基于电子墨水屏的阅读器,结合了纸质书和手机阅读大部分的优点,是我个人比较推荐的阅读方式,当然做笔记方便程度方面,还是有着先天不足,沉浸度仍不如纸书,而携带便捷性不如手机。

电子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就电子文件形态来说,可以分为以PDF为代表的版式电子书和以epub、mobi为代表的流式电子书。

PDF为代表的版式文件可以保留原版原式,因此适合印刷,并且即使是电子阅读,也体现了对设计人员的尊重,让读者领略原汁原味的美,所以在流式阅读越来越流行的今天,版式文件并未衰弱,在电脑、平板上仍很有市场,在9.7寸及以上的iPad上阅读,体验非常好。

PDF文件又可以分为图片型(一般是扫描得来,例如超星图书 ),图文双层型(扫描后OCR,例如知网论文)和文字型(例如由Word或排版文件直接转换而成)。上述分类和命名并不严谨,但简单易懂。扫描而来的PDF由于没有文字层,不仅没法复制,而且没法文字高亮,这时就需要自行对PDF文件进行OCR,ABBYY FineReader和Adobe Acrobat都能胜任这件事。有的PDF没有书签(目录),对于迅速阅读学习也不利,可以用PDF补丁丁较为快速地添加。PDF高亮部分的导出可以把文件上传到sumnotes。PDF转word可以使用Acrobat自带的另存为功能,当然,如果追求更好的排版效果,可以试试Solid PDF tools。一些PDF的其他各种处理,如解密等,可以在smallpdf上解决。

PDF阅读器的选择上:PC端首推Adobe Acrobat,次推福昕和清华知网的CAJ Viewer;平板端推荐pdf expert和福昕;手机因屏幕太小,用什么阅读器都不太友好,WPS是相对比较好的选择。

Epub、Mobi等流式文件则因可调字体、字号、行距,可改变背景色,自适应屏幕等特点,因此更适合小屏幕的手机阅读。

流式阅读器的选择:手机首推Kindle客户端,它可以实现与PC(仅限于购买图书,通过邮箱发送的个人文档,在PC端无法同步阅读)、平板、Kindle硬件的多终端同步,既包括阅读进度,还包括书签、标注和笔记,并且,Kindle客户端在其他细节体验上也极其到位;次推网易云阅读、掌阅和多看。平板端同样首推Kindle。PC端则首推Calibre2,它不仅阅读方便,而且可以提取目录、更改行距、转换格式,还可以一键发送到自己的Kindle邮箱。当然,Calibre2能打开的图书必须是去DRM保护的。

(四)听书是一种好的方式吗

听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利用真人或者TTS原原本本将书的内容读出来,另一种是现在流行的读书会。第一种流行度低些,我们重点说第二种。

听书具有一定价值,尤其对于从不读书的来说,用听的方式来让自己接触到新的知识,有什么不好的呢?但是,如果本来已经下决心读书了,意外发现了听书这种“捷径”,想从中取巧,就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了。

第一,听书的情况下,你看不到图书的目录,无法对图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第二,你听到的是二手的,讲书的人究竟遗漏了多少重点、多少细节,你根本不知道。第三,你无法看到图书的参考文献等,无法扩展阅读和主题性阅读。第四,你无法对其中激发你灵感的地方进行标注或笔记。第五,有些图书有图有表有公式,甚至需要你的推理和验算,这些也是无法听来的。

当然 ,听书更快,有时候还加入了讲书人自己的理解以及趣事,更容易听懂。总得来说,听书最好只作为读书的补充而不是替代,作为甜点而不是正餐。

(五)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们常常看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一方面不看书,而另一方面又把书奉为神明。在农村和三四线城市,稍微上年纪的人,都对图书特别迷信,用“人家书上就怎么怎么说”来反驳你,即使他看的是《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即使他看的书是一个并不存在的出版社出版的盗版书。老一辈这种对书的迷信,在年轻人中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出现了:马云说……鲁迅说……稻盛和夫说……《三体》说……他们既不分析当前所处的环境,也丝毫不对名人或者图书有所怀疑,即使他们自己也知道《三体》只是一本科幻书。

这种生搬硬套、三句不离名人或书本的书呆子做法,其实反映的是自己的不自信以及思考深度的不够,甚至是自私,因为你只想卖弄自己的东西而并没有想听众需要什么。咱有啥事说啥事,扯那些没用的干嘛,是吧?对于这类,我的建议倒不是少看书,也不是强调学以致用(因为强调了也没用)。而是建议先从形式上下手:想引用名人说的话时,忍一忍,再忍一忍,把“名言”引用率先降到千分之一以下,也就是每一千句话才允许自己引用一句名人或者书本中的话。嘴上不照本宣科了,慢慢地,或许脑子也就扭过来了。

(六)指导行动不是唯一目的,但是重要目的

很多图书,差一些的是鸡汤类的,好一些的是认知类的,读者读完会有满满的获得感,但是仅仅是获得感。一年、两年下去他并没有什么改变(除了气质上的)。当然,改变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认同作者的同时对抗自己的惰性,改变自己的习惯。也正如此,在本连载中我甚至不惜突兀地插入了一些工具、方法、技巧,即使你不认同我的思维,即使你无法改变你的一些习惯,但总有仨瓜俩枣的工具和技巧落入你的怀中,成为你的收获。

(七)一些小玩意和小技巧

技巧1

你是否也想读书,但觉得眼睛不舒服、颈椎疼?那我可以推荐两个与安卓手机(因iOS 的电子书应用几乎全都不支持音量键翻页,因此无法使用)配套的神器:手机环形支架和蓝牙翻页器(淘宝买加起来也就是几十块),然后你就可以:穿在手指上在公交上昂头看;挂在玻璃上,躺躺椅上看;用笔把火车上提供的一次性纸杯划个口,将环塞入,在火车上仰着看;捆在公园的树上,站着、坐着看,你甚至可以用HDMI线或者乐播投屏转到电视上看……看书,突然就不用低头、不用靠近,可随便晃动,不是那么累的事情了。不仅如此,这种方法因为你的手离开了手机,还可以大幅降低刷朋友圈的冲动。

技巧2

把一本图书的目录转成思维导图,打印出来,在读书的时候放在旁边,可以大幅提高吸收效率。具体方法是:在Calibre2中的图书目录上右键,点击复制目录,粘贴后把每两个空格转为一个TAB(制表符),再次复制,粘贴到Xmind等思维导图软件中。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一分钟。

[1]《速度都是套路,多读才是王道》,脑人言微信公众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482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7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762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73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89评论 5 37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46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51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88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7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48评论 2 32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64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1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6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6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11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0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人一直对别人说是个爱读书的人,尤其对同事,同行的朋友们吹过很多次牛X,所以你懂得,为了这些,我也得多看看书。 其...
    李梓鉴阅读 633评论 0 0
  • “一切有效的阅读不只是接受,更是自我发现,是阅读者既有的内在的被唤醒和继续成长。” 去年4/23世界读书日,我发表...
    丰果知行阅读 2,960评论 19 87
  • 今天,来分享下本人的读书方法。 先说一下我的读书经历吧。大学前的读书是几个月甚至是半年一本,这段经历几乎可以忽略不...
    G小姐的自由世界阅读 342评论 0 4
  • 下班看到这辆车很高兴,不自主的拿手机拍了张照片,并为着他转了三圈,真像自己会魔法,能把它转成自己的。 特斯拉的老板...
    杨荣鹏阅读 367评论 0 1
  • 莺莺:“啦啦啦~来日更啦!今天比较懒,就放古风图片给大家吧~希望大家喜欢~么么哒~~” 美图请欣赏↓ 这个图片如果...
    天天睡觉的MeiYin阅读 2,208评论 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