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的每一天,我吃的都是外卖。
第一是因为不想走出去吃饭。第二是因为实在不知道在学校可以吃些什么。学校的食物与外卖于我而言都是一样的,毫无差别。
外卖的食物是如何产生出来的,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有时候,我们故意去忽略一些细节来给自己心理安慰。这就是人的惯性。学校的食物又是如何产生出来的,集体伙食的环境就是最好的解释。
所以来大学还不到一年我就已经产生了“厌食”的状况。每个星期都会和关系较好的室友一起去外面大吃一顿,但是每一次都是如此,如此离不开“外来食物”,以至于现在一想到去外面吃也有了厌恶感。因为我吃下去的所有食物都是我无法亲自挑选食材也无法亲眼看见制作过程更无法亲自动手做的他人的归属。
自从上个星期吃了我有生以来最多的外卖之后,这个星期就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胃很不舒服。吃什么都没有胃口,胃是空的却感觉自己已经什么都吃不下了。有时候还会出现胃痛的情况。
我要在大学生活四年,我不希望因为换了一种环境就放弃我原有的生活习惯。还有那么多那么远的地方等待着我,我也不可能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改头换面”成一个我自己都不认识的我。
在来大学之后我很快就买了一个锅,方便自己煮一些简单的食物。每个星期都会去一次超市买新的食材。因为是一人份的,所以买的量都比较少。学校没有冰箱,若是在冬季食材保留的时间会久一点,但若是在夏季食材很快就会坏掉。而且我一直强调的“学校局限性”的威力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些比较复杂的食物在学校是不能够做出它真正的味道的,所以我只能远观,只要在学校它们与我就只能是被看者与看客的关系。
因为学校在郊外,离市中心是比较远的,所以每一次出去都会带回来一大堆东西。要保证自己一个星期的分量。当然不是每一餐都会自己动手做,毕竟还要上课也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大部分时候都是做晚餐,若是在周末没有早自习也就可以早起做早餐。
一般我都会做一些简单便利的食物。熬粥、煮面、蒸糕、煮菜。最常做的是水果或者蔬菜沙拉。炖菜炒菜之类的还是不能被允许。第一是因为没有炖菜和炒菜的专用锅,第二是没有火,第三是没有家的感觉。
“没有家的感觉”是最重要的原因。
下面就介绍一下我在学校与简单食物的日常生活。
熬粥。熬各种粥。黑米粥、绿豆粥、南瓜粥、八宝粥、牛奶燕麦粥、红豆薏仁粥······熬粥是最方便的,所以我会不断尝试一些混合粥的熬煮。有时也熬银耳。
蒸糕。在外面买一些糕点回来蒸。有馅心的小馒头、发糕、黄金糕······只要看到喜欢的糕点就买回来试吃一次,好吃的以后就经常买来吃,不好吃的也就不再买了。
煮面。一般都会买鸡蛋面或者菠菜面。在学校平常吃的就没什么营养,所以要在一些小细节上注意营养的补充。煮面的话,香油、葱、盐和蔬菜是必须的。用最简单的方式做出好吃的素面。
煮菜。煮菜是再简单不过的,蔬菜是我们身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一次在吃下大碗大碗的蔬菜又喝下蔬菜清汤之后,整个人就会感到明显的通透了。
蔬果沙拉。这是我认为最简单也是最清爽的食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都是晶莹剔透的清爽恩赐。
即便是如此,对“家的味道”的想念却是只增不减。每每想起从前在家,上完晚自习回去都会有好吃的安慰我。藕炖排骨、绿豆炖排骨、山药炖排骨、纯鸡汤······都是健康的食物,也都是我喜欢的家的味道。
现在的我,此刻的我,是无比的想念那一碗还冒着热气的热腾腾的鸡汤。
离开家还只是一个开始。我知道我的生活已经好过很多人,此时此刻在外奔波劳累吃着外卖的人是无数之多的,我只是没有亲眼看见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存在。饥寒交迫的日子终有一天会到来。
留下你熟悉的味道,就算留不下也要记住那个味道。它会陪伴你走过千山万水,陪你失落也陪你快乐,陪你一次一次想念那个熟悉的味道。直到有一天你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有了一种属于你的味道。它一直都在。
不论是在大学还是在外面的世界,人都不可能是绝对自由的,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在这相对的自由中不断地突破。吃,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而如何吃,又是另一回事了。如果我们有能力不吃“外来食物”,有时间有精力自己动手去做一餐,我想,你会爱上这种美好的感觉。
PS:上一次回家自己做的一些小点心。现在再看这些照片,心里不免有些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