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土质有着很好的粘性,适于烧瓦缸,曾经吸引过一批外乡人,背井离乡,扎根家乡 ,辛勤劳作,作着烧瓦缸卖瓦缸的生意,长达三年之久。
他们来自何方,姓啥名谁,到现在留给我的只是依稀的记忆,只记得其中一个人名字中带着奎字,人都叫他奎子,生性憨厚大方,曾经着凉感冒高烧达四十余度,如实叫人胆战心惊。
他们住的是靠自身力气打造的窑洞,依土崖儿而建,直到现在还保留着原址,现被村民当做仓库使用着。住地旁是作坊,离烧瓦缸的土窑却有着一段距离,修建在一段土坡之上,烟囱修建在土地的岸头之上,每当烧瓦缸的时候,黑烟便弥散在空气当中。
做瓦缸的第一道工序是和泥,泥的土质要发黏,但是又不能太黏,需要搭配一定的沙土,否则烧出来的瓦缸容易裂缝,把土捣碎,不带一丝的沙石,不留一块小小的坷垃,掺上水后,用撅锄来回的勾动,使水和土充分的接触,活成的泥不能太硬,硬了捏不动,软了有立不成形,实在是一项技术活。
做瓦缸的工具并不复杂,是一个个旋转的圆形底座,脚踏按钮圆形底座旋转起来,把活好的泥放在底座上,手顺势托泥旋转,薄厚形状完全在一双灵巧的手掌握之间,一块块泥土在工匠手运作之间,完全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一个个瓦缸,一个个瓦盆,造型奇特,美观大方,很难想象竟然出自这些五大三粗的男子汉之手。
做成的瓦缸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日,风吹日晒之下,慢慢变干,工匠们把他推到烧瓦缸的窑洞前,几个人共同努力,把它们装入瓦窑,往往要螺上几层,里里外外检查上好几次,把有窟窿透气的地方全部堵上,否则的话会功亏一篑。在确保没有任何差迟的情况下,加炭烧窑,需要烧上个一两天的时间,一开始小火,中间大火,然后再慢慢让火落下来,依旧蒙窑,停上个一两天的时间。打开一看,进窑的时候是土色的,出窑的时候竟然成了灰色,娇滴滴的美小姐竟然成了灰头土脸的灰大汉,身子却是健壮了很多。
瓦缸烧成之后,勤劳的外乡人便把它们装到马车上,推在手推车上,走乡串户,吆喝叫卖,换取微薄的利润,维系众人和家庭的开支。
挣钱不忘当地人,外乡人把上好的盆盆罐罐无私的给予了我们当地人,储藏起粮食来方便,不生虫,是人们首选的存粮佳品,曾几何时,家乡瓦缸出现了“洛阳纸贵”的现象。淳朴的家乡人也拿出了自己的农产品,无私的奉献给这些外乡人,使他们身处异乡如在家乡的感觉。
勤劳的外乡人,淳朴的家乡人,走在一起便产生了许多美好,因为他们都在追求一个永恒的人性主题:善良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