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声告白》这本书时,这本书早已过了狂热期。翻开这本书,也是因为好奇,好奇一位华裔女作家可以凭此处女作获得2014年亚马逊最佳图书奖。书皮上的一句:'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为整本书做了一个精辟的诠释。
著名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任何问题的重点在于关系的处理。而人在平衡各种人际关系中,也一直在追寻个人归属感与价值感。故事从一个青春期少女的死亡展开,再随着真相慢慢浮出水面时,我们除了会痛心这个选择自杀结束年轻生命的少女,也不免看到一个不健全家庭教育下的悲剧与灾难。一个混血家庭,父亲是偷渡到美国的华人,一直因为种族歧视,社会对不同人种的不公正对待,让他一直怀有一颗卑微的心。不敢真正面对自己生活的世界,没有勇气与力量去争取他想要的生活。他对这个社会是没有归属感的,永远想融入这个社会,但却无能为力。直到他遇到他的妻子,一个美国人,妻子对他的爱,让他感觉同时被这个国家与社会接纳。但妻子的突然离开又再次让他感觉,自己从未被这个国家与社会接纳过。而此时他从大女儿身上看到了希望,她长得那么像自己的妻子,她那么优秀。于是他把自己所有的希望与梦想都投入到大女儿身上,与其说他不停的鼓励大女儿去进行各种人际交往,倒不如说,他害怕自己的失败再次出现在大女儿身上,于是他想尽一切办法去推促大女儿完善个人的人际关系。再来说说,这个妻子,从小母亲给灌输的理念就是女人适合在家中照顾家人,工作的地点也应该是厨房。这种本能的反抗,让她事事与自己母亲做对。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决然的嫁给一个中国人,而在那个时代,中国人在美国是被排挤的。不想放弃自己的梦想,突然离开家庭,要去完成自己的医生梦,可是缺因意外怀孕再次回到家庭。她一直在追寻这个社会的价值感与归属感,那就是女性与男性是平等的。她也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去让母亲认可自己。但,直到母亲死去,她们都没有恢复良好的关系。这也影响到后来,她过多的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强加到大女儿身上。这个大女儿也就是书中最开始提到选择自杀结束生命的少女。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爱与关注。她付出了一切包括生命。她终其一生想去追寻的个人价值感与归属感都逃不过成了父母梦想的牺牲品。
虽然这个故事发生在40年代,但如今的社会,依然很多家庭中,教育是缺失的。依然很多人将自己的意愿与梦想强加给了年幼的孩子。然后一句:都是为你好。多么有力的情感绑架。让孩子无能选择自己的人生,也在成年后,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想起纪伯纶的《先知》里那首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