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这节课的几句话是说得通一件事,所以就放在一起来讲吧。
亲人有过错的时候,我们就要劝谏他们改正,劝的时候要面色温和,声音轻柔,如果他们不听,就等他们高兴的时候再劝,就算父母不听我们的,让我们嚎啕大哭,或者动手打了我们,我们也要无怨无悔,或者说不能产生任何怨恨之心。我们知道人无完人,老师、家长、身边的朋友和我们自己都不是完美的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父母也是这样,很多时候犯了错误要有人去指出来然后认识到错误才会改正。我们一起复习下第二课的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节课有讲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好好听着;当我们犯错时,父母批评我们,我们要听进去并且改正。那父母犯错的时候呢,我们是不是也要提出来帮着他们改正呢?当然是!孔子曰:“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所以我们也要做一个诤子,只有诤之才能使父母改正错误!这才是大孝,但是怎样做诤子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父母亲做得不对的时候,我们在劝父母亲改正错误的时候,一定要面带微笑,语气也要温柔。要想办法让他们理解、明白,顺其自然的引导他们改正错误,例如:父亲喜欢喝酒,但是老人家身体不是特别好,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肯定不能大声责怪他,因为那样他就会很生气,反而对身体不好了,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认识到自己身体的重要性,自己主动的要去戒酒才算是达到了我们的目的。但是如果说一次不能使其改正错误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也不能就此拉到了,要等到父母亲高兴时再劝谏。假如真的惹父母生气了,被父母亲打了,也不能怨恨他们。汉代的韩伯俞是一个非常孝敬妈妈的人,妈妈也很疼爱他。但妈妈对他要求很严厉,只要韩伯俞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她就用手杖打他。后来,韩伯俞长大了,妈妈也老了。有一次,韩伯俞惹妈妈不高兴了,妈妈就用手杖教训儿子,但是打了两下,突然发现韩伯俞跪在那里哭了起来。妈妈觉得很奇怪,就问儿子:“你小时候我打过你很多次,你从来不哭,怎么今天突然哭了呢?是不是妈妈把你打疼了?”韩伯俞说:“妈妈,您以前打疼我的时候,我知道您有力气、身体健康;可今天您打我,一点都不疼了,我就知道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所以我才哭了。”
所以劝谏长辈、亲人或朋友一定要有智慧,包括我们的存心(真心为他好)、时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态度(和颜悦色)及耐性(抱着一定要成功的决心),最重要的是劝谏别人前一定要以身作则并取得别人的信任,劝谏别人才有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