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小天,打理天津创意写作营的公众号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认真计算一下,周六下午加上周日下午共计1天吧。
周六日不打理公众号,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与其浪费时间,不如留下点文字,留下点痕迹。
那如果没有灵感怎么办?
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就是,每天写三千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梳理。不管写得好不好,坚持每天三千字,灵感总会有的。
一、写着写着,灵感就来了
灵感也许不会从天而降,但很多时候在写字的过程中,写着写着灵感就来了。
你回忆一下,你高中时代的考场作文,绞尽脑汁憋出前面的四百字,可是写着写着,文思泉涌,这个时候,你想修正,发现楼盖歪了,但是,考试时间已经结束了。
这么写的结果,用语文老师的点评语就是:入题太慢,渐入佳境,收尾太仓促。
而电脑写作的好处在于你先写,写完再说入题慢不慢的问题。
二、读着,读着,灵感就来了
但是一直写的问题在于,你一直在倒腾你自己的回忆里的那些故事,那些故事,很平淡,也无法吸引读者共鸣。所以,你还需要多阅读。
读着,读着,你就有了想法。
然而,有人会反驳了。我读了那么多书,怎么也写不好一篇文章呢?
那是你读书方法不对。
读书是一个与作者思想交流的过程。
你不能一直被你的作者牵着鼻子走。
他说的话对吗?有哪些证据证明他的话是对的?
他的话如果错了,我能不能有新的见解?
他的话说如果是正确的,那么他说透彻了吗?还能不能接着说下去?
千古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还记得《西厢记》里的崔莺莺与张生的故事吗?起初,这个故事可并非大团圆结局哦。起初是元稹写初恋小女友的故事《莺莺传》,主要讲述的是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这个悲剧故事,后来就有了很多版本,因为大家对他设置的结局不满意,所以后来才有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大团圆的版本。而王实甫又用他那文采烂漫的笔法加入了更多唱词,才形成了最终的祝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的《西厢记》。在这个故事的流变里面,就有改变原作主题,不断修正,接着说的写作方法。可以说,那些善于改编原作的人,都是在读着,读着中,灵感就来了。
当然,你可能会抱怨,读他人的故事,写个《悟空传》《大闹天宫》等你缺少精力,写不来故事。
那么,你就阅读一下市面上流行的心灵鸡汤吧。
告诉你一个秘密。
在如今快餐阅读、碎片化阅读的前提下,越是高调的论说文,越有漏洞。
为啥呢?因为,要想夺人眼球,言论就越要语出惊人。而你,只要稍稍反驳一下,就能站前人肩膀上,再立出新论哦。
举个例子。
大家说,努力很重要。天才是九十九分汗水加上一分灵感。
有人出新词:这是中国人篡改了爱因斯坦的原话,原话还漏了一句:而那一分的灵感比汗水更重要。
有人不服气。说什么汗水,灵感。智商不如情商重要。要想成功,情商最重要。
有人接着截胡:情商高,不如能坚持。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到最后的人。
最近朋友圈很火的是:情商不如睡商重要。
我抱着极大的好奇心点进去看了看。!!其实,他说的是身体最重要嘛!这不是常识吗?身体好,才能吃嘛嘛香,睡哪哪香。
其实呢,以上观点都有自己的论据,都有自己的论证。我们就是要学会,放出眼光,运用脑髓,不断质疑他人,立出自己的观点啦。
当然,写着写着,读着读着,就会有灵感。
那你一定质疑我:有必要每天写,每天读嘛?
我每天斗斗地主,侍弄侍弄花草,做做饭,旅旅游,不也挺好的嘛。干嘛要读,要写呢?
好啦, 就当我,推送的对象有错。
不说了,反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