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算起呢?从小学一年级一知半解读远在新疆的表姐写给母亲的书信,还是那个四周沙漠的百来户人家的村子里的供销社包点心的废纸上的残缺不全的文字?细细想来,在我心里生出最初的阅读渴望的应该是只上过扫盲班的母亲讲给我的,来源于她上工时从别人手上偶尔翻阅的破烂得没了首尾的连环画上的故事。
小学很长一个阶段的主要“阅读”基本来源于各科课本,还有偶尔从老师那里借来的《教学参考书》上的作者介绍,词语解释。直到小学二年级的那个深秋爸爸在黎明的黑暗里赶着驴车出发,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去60里外镇上的新华书店专程给我买回了一本《新华字典》和一本《新华词典》,那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通过读这两本工具书来了解山村以外的世界,也是这些枯燥岁月里无奈的阅读让我比同龄的其他孩子掌握了更多的字词和句子,也使我的“写作”比别的孩子通顺和有趣,于是我的写话、作文就越来越多地被老师用蘸了红墨汁的羽毛笔批上大大的“优”字,我的作文本也会被同学们经常传看。哪个孩子不渴望自己一直优秀下去呢?为了保持这份小虚荣,我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找新的东西来读,就这样,上中学的表哥的课本,村委会里的泛黄的旧报纸都成了我的“读物”---直到小学五年级时,学校有了图书室,尽管图书室里大多都是给老师们读的教学参考书,各种养殖,种植类书籍,只有少得可怜的几本作文类的读物,但常年被校长像宝贝一样锁起来的这间屋子就成了我心心念念想进去的地方,校长是我的数学老师,每当我们测试成绩好的时候趁着他高兴,会允许我们去选一本书来看一节课,每当这时候都是我最激动的时候,往往第一个冲进那间落满灰尘的屋子,从一个大桌子上摆放的书籍中抢自己最喜欢的那本。后来每当回想起童年读过的那些书时,记忆里总夹杂着淡淡的尘土的味道。就这样,在小学毕业前我心满意足地读完了那间屋子里所有感兴趣的书。
中学的语文老师在我看来,是一个有很深语文功底的人,他总能把语文课上得轻松而幽默,因为喜欢他的语文课,所以对他提到过的书尤其重视。读到的第一本大部头的文学作品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源已经记不清了,大抵是同学那里借来的,记得那是一个周末,就着屋顶那个15瓦的昏黄灯泡,读了一个通宵,读完后好久都还沉浸其中,静下来的时候脑子里就会闪现书中的情节,保尔柯察金积极进取、顽强勇敢、热爱生活、永不退缩的精神,在当时以及之后的岁月里深深地影响和鼓舞着我去面对所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困难和挫折,成为我整个青春岁月里的航标。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母亲》、《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呼啸山庄》、《巴黎圣母院》还有四大名著,《穆斯林的葬礼》当然期间还有诸多当时同学中传看的武侠和言情小说,跟风和喜欢的因素还有阅读资源的稀缺,促成了我杂乱的中学时代的阅读史,现在回顾,书中的情节大多模糊了,但其中蕴含着的精神力量却不仅影响了当时处在青春迷茫期的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深远地影响了我后来生命中的很多选择。
诸多原因,没有选择上高中,也算庆幸,中专的时光,让我有了更多可以自由阅读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街上的书摊、书店、学校阅览室和家庭富裕的同学手头的藏书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阅读资源,再加上没有电脑,手机等一系列电子设备的干扰,读书,既是一种消遣,也是兴趣所在。 《呐喊》、《子夜》、《家》、《雷雨》、《围城》、《老人与海》、《简爱》一部部不成系统的作品就这么读下来了,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我很庆幸,我曾经领略过那么多大师的作品。后来喜欢上了写作,现在想来多半是跟风的原因吧,所以就开始阅读古诗词,还背诵古文,虽然没有很扎实地去坚持,但是也还算在课本之外有了一些积累,可见任何一种形式的学习,都会留下痕迹,都会在生命里沉积下来,变为财富。
上班之后的十几年,疲于应付各种工作,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中荒废了大多数的时光,期间的阅读多半为碎片化,信息化,资讯式阅读,再夹杂几部《藏地密码》,《盗墓笔记》之类的书籍,如果不是还有《人生》、《活着》、《尘埃落定》、《钟鼓楼》以及莫言的几部作品可以拿出来托托底,那这个时期的阅读基本就能算是停滞状态 。
直到2017年10月,成为“担当者行动阅读种子教师”,觉醒加上逼迫,开始大量阅读童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窗边的小豆豆》,《兔之眼》、《三十五公斤的希望》、《一百条裙子》,让我静下心来走进儿童的世界,儿童的心理和儿童的渴望,让我开始反思近二十年的教育观,儿童观,让我开始关注和理解班里的身边的那些“问题学生”,也让我的师生关系空前融洽了,更重要的是班里的“后进生”眼睛里开始闪光了。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朗读手册》、《教师阅读地图》,一本本理论书打开系统阅读大门的同时,也开启了我对阅读的新认识和思考,同时终于对前半生的阅读有了一个基于理论高度的评估,虽然评估下来觉得自己的阅读无论从量还是质,都不能称之为“史”。但是只要上路了,就永远不会晚。就当个即使没有遇到期望中的婚礼也能收获一路花香的《犟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