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
这种力不从心往往有多种表现形式,遇到新问题,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是经验匮乏导致的力不从心;多头指挥,方向感丢失,这是决策层不统一导致的力不从心;朝令夕改,一变再变,这是沟通不畅导致的力不从心;决策容易,执行困难,这是理论脱离实际导致的力不从心……无力感侵袭的时候,我们会懊悔,会沮丧,会自责,甚至会绝望,但每一次力不从心,也正是考验自我和加快成长的过程。
因为静下来的时候,倔强好强的你我,肯定不会放任自我,随波逐流,我们需要抽丝剥茧,一点一点寻求问题的答案,才不至于让自己迷失。
很多时候,我们限于无力的境地,往往是由于我们只重视了安排工作,却忽视了如何去落实工作。有人不解,安排工作难道不是落实工作的一种方式吗?的确,工作只有安排了才能去落实,但是在安排以后呢?你如何保证它落实得下去?如何知道它落实得是否圆满?不能保证结果,没看到结局之前,这一切都只能在你的备忘录里划一个未完成的符号,只有等你亲眼看见了,检查后符合你的要求了,你才能放松自己的神经,将这项工作翻一篇过去,否则的话,请记牢,一定要时刻紧盯。
所有的失误都发生在细枝末节之处。和广告公司踩了点,确定了位置,为何迟迟没看到行动?追究回去,广告公司踩点的人不是执行的人,内部失误导致工作严重延误,谁的失误?乍看可以归咎于广告公司,但是我们自身是不是也有问题呢?如果踩了点之后再盯牢些,再把要求明确些,比如今天下午你们就要安排工人来挖坑,浇水泥等,免得明天时间紧张,那是不是工期就不会延误呢?
农家书屋的布置,之前没有考虑书架个数的因素,虽说也是图书馆没有明言几个书架,但是为什么我们不去主动找下相关的文件呢?为什么不多问一句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呢?业不精导致的加班加点,耽误了同事的休息时间,真是万万不该。
还有一些软件资料的准备,安排人去落实的时候,为什么不注重实地检查呢?每次都是听说有,没事,放心这类的词语后就信以为真了,结果发现然并卵,实在是教训惨痛。
细微之处更显责任可贵,工作不只是安排那么简单,没有监督,没有反馈,安排只是一句空话,是浮于话语之上、行动之下的透明体,穿过它,你会发现,哦,该没有的还是没有,该去做的还是要去做,等到月上枝头,你盯完一切回家的时候,你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ok,我的工作终于执行完毕了。
而总结录上,自然又可以多出浓厚的几笔,如此,也好。